content

耶倫訪中成就何在(圖)

作者:金哲  2023-07-12 09:1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耶倫
美財政部長耶倫訪華與中共總理李強會面(圖片來源:合成圖)

【看中國2023年7月12日訊】在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訪問。耶倫在訪問結束時表示,她與中國政府領導人的會談是有成果的,中國財政部則稱,「相關會見會談坦誠、務實、深入,具有建設性。」世界媒體和許多觀察家對耶倫訪中的成果或成就各有不同的解讀。

北京著重要求美國取消制裁

耶倫星期天(7月9日)結束對中國的訪問。在訪問結束之際,她發表聲明稱跟中國領導人舉行了有成果的會談。中國當局星期一發表「財政部相關負責人」答媒體詢問,對耶倫的北京之行做出了相似的評價。但美中雙方官方都承認,美中兩國在許多問題上的基本分歧依然存在。

路透社星期一從北京發出報導說:「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與北京高級官員進行的10個多小時的會談之後,中國星期一呼籲美國採取‘實際行動’回應中國對中國公司受到美方制裁的‘重大關切’。

「中國財政部發表聲明說,中國同意‘在經濟領域維持高層交流和在所有層級的溝通’。但中國‘要求’美國‘停止打壓中國企業、公平對待兩國雙向投資、放寬對華出口管制、取消涉疆產品禁令,希望美方切實採取行動,回應中方在兩國經濟關係中的重大關切。’美國對在中國新疆地區使用強迫勞動的公司施行了制裁。北京否認在那裡使用強迫勞動或有其他侵犯人權的做法。」

美中貿易往來出現種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變故以至於美國新聞網站阿克西歐斯(Axios)感到有必要給受眾特別作一番大圖景解說:「大圖景——就總體進口百分比以及國內生產總值(GDP)百分比而言,來自中國的進口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平。在另外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呈現增長而不是下降。與去年同期四個月相比,美國對中國出口達到493億美元,2022年則是488億美元。

「要清楚——來自中國的進口下跌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畢竟影響通貨膨脹的不僅僅是財政和金融政策,貿易政策也影響。諸多公司重新部署供應鏈削減來自中國的進口,這必定要增加成本,對相關的公司以及最終對美國消費者都會增加。這就是為什麼耶倫先前試圖撤回川普(特朗普)時代對中國實行的關稅(但她沒能成功)。耶倫星期五在北京說,‘我們不應當讓分歧導致誤解,從而不必要地惡化我們雙方的經濟和金融關係。’」

對話恢復對立如故

主要是報導工商新聞的法國主要報紙《回聲報》星期天在耶倫結束其北京之行和其訪問成果做出了這樣的概括:

「雙方沒有讓步,沒有新的雙邊協議,甚至沒有一份聯合聲明。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星期天離開北京,感覺成功地恢復了跟中國當局在很多糾紛問題上的對話。那些糾紛助長了最近這兩個世界頭號大國的政治和經濟緊張關係。

「這位美國官員在結束其訪問的記者會上說,‘我想我們取得了進展,我們可以有一種有利於我們兩國也有利於全世界的經濟關係。...她解釋說,(她跟包括中國總理李強在內的中國高級官員的)這些會談和意見交換是‘世界的’,‘有成果的’,同時她也承認‘兩國間的分歧依然顯著’。」

《回聲報》補充說明道:美中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世界各國GDP總和的40%以上。

日本公共電臺和電視臺日本廣播協會NHK 7月8日就耶倫與中國總理李強會談發表報導,標題是《美財政部長與中國總理會談,在出口限制等問題上深刻對立》。報導說:訪問中國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7日與李強總理會談。儘管在會談中雙方表示願意改善彼此的經濟關係,但在半導體等出口管制方面的對立根深蒂固,在9日結束訪華時是否能出現改善令人矚目。」

眼下耶倫的中國之行已經結束。至少就目前而言,在半導體/晶元以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問題上美國沒有做出讓步。耶倫表示美國實行那些出口管制是出於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慮。北京當局則表示,美國將國家安全問題擴大化限制對中國產品和技術出口不符合開放和公平貿易的原則。

在另外一方面,日本主要報紙之一《朝日新聞》7月9日發表報導,指出這次耶倫北京之行的一個看點:「耶倫財政部長9日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從美中意見相左的半導體(出口管制)領域著眼說,‘美國將繼續施行保障美國安全的有針對性的(管制)行動’。與此同時,她也表示,美方行動若是有‘過分’會向中國方面說明,並對由此引發的事態進行處理。拜登政府的內閣成員如此提及對中政策的‘副作用’是罕見的。」

中國是否會變得更為市場導向

在結束其北京之行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記者會,對美中關係尤其是美中經濟關係做出了一番展望和期望。她說,「我們相信長遠地成就一種互利的經濟關係即那種支持有利於雙方的增長和創新的經濟關係是可能的」;「我也向我的中國同事表示健康的經濟競爭只有在有利於雙方的情況下才是可持續的」;「重要的是,我相信中國走向更市場導向的體制不但符合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利益,而且也對中國經濟更好」。

應當如何理解華盛頓就美中經濟關係和中國經濟市場化問題所發表的這種美好的言說?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馮崇義的看法是,通過財政部長耶倫這次北京之行,美國拜登政府顯然是想達到兩個短期的目的,一個是穩定跟中國的經濟關係從而降低美國的通貨膨脹,有利於拜登總統的競選連任;再一個是再度敦促中國不要給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至於從長遠來看,就中國而言,馮崇義認為還有另一種美中雙方都不願意明言的道理。他說,「中國實行市場經濟對美國有利,對中國未來也有利。但大家都知道,在目前中共這個體制下,在習近平這個領導人所確定的大方針之下,這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國行業知道(中國)不可能做到。」

中共領袖習近平反覆發出指令,強調要把中共所掌控的不受市場經濟管束的國營企業做大做強。但在對外宣傳中,中共政府是另一套說法。在耶倫訪問北京之後,中國財政部發表聲明說:

「中方認為,實現健康的中美經濟關係,必須充分尊重各方正當發展權益,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和世貿組織規則開展良性競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立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前正在著力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始終致力於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