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下調評級後 中國銀行業港股暴跌(圖)
7月5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銀行業股票價格暴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7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國際投行高盛在一份報告中下調了包括中國國有銀行--農業銀行在內的大型銀行的評級,加深了人們對已經遭受經濟疲軟影響的銀行業的擔憂。
7月5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銀行業股票價格暴跌。香港交易所的恆生中國內地銀行指數下跌3.6%,至接近4個月低點,創8個月來最糟糕的一天。
高盛7月5日的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已將農業銀行的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同時將中國工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賣出」。
這家國際投行表示,投資者擔心中資銀行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此類債務帶來的盈利風險以及個別銀行的負債能力分化。
市場近日流傳消息,近幾個月來多家中國國有大型銀行已開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新增25年期的貸款,現行大多數企業貸款為10年期。部分貸款在前4年暫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過利息將在之後累計。
隨著中國官方降息以重振放鬆「清零」防疫封控措施後疲軟的經濟,銀行業的利潤率已創歷史新低。
7月5日,農業銀行港股下跌近3%,創八週來最大單日跌幅。中國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價格下跌近2%。
在中國內地上市的銀行股價跌幅較小,追蹤該行業的指數下跌0.5%,與A股走勢大盤一致。
也有一些投資者表示,市場對高盛報告的前景反應過度。
據路透社報導,持有中國銀行股的香港少數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馬克.董表示,中資銀行面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2018年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
他補充說,高盛的報告似乎是基於對銀行此類債務風險敞口的猜測,「即使債務問題惡化,政府也可能不會要求銀行承擔大部分成本。」
中國地方政府設立了被稱為融資平臺的公司,為基礎設施投資和經濟增長提供融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已飆升至超過9萬億美元,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構成重大系統性風險。
高盛分析師預計,中國六大銀行將加大力度承擔更多地方政府債務,以降低規模較小的銀行面臨的風險,這可能會侵蝕它們的利潤率。
受中國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受到衝擊,因此愈加依賴舉債。地方政府發債額度由全國人大批准,具體由中國財政部根據各地財政情況、債務風險和項目需求等因素,將新增舉債額度分配至31個省份、5個計畫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這是一個爭搶「蛋糕」的機會,因此各省市都積極向財政部爭取更多的發債額度。近期,中國財政部已經將全年新增4.52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務限額下達至各省份。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降低,債務危機迫在眉睫。在4月,貴州省率先表示無法化解債務。
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在網站發文表示,債務問題已成「重大而又極需解決的問題」,但受限於「財力水平有限」,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化債是指通過充裕政府財政表內資金、融資平臺可用資金,並配合一系列政策、項目,去化解政府債務與隱性債務。
高盛在7月5日的報告還表示,預計中資銀行今年的股息收益率將為4%-6%,比調整前低兩個百分點。
此外,高盛表示,「由於盈利增長疲弱」和資本充足率要求較高,「股息支付目標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高盛還將今明兩年大型中資銀行撥備前營業利潤預期下調了5%-6%。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