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廣西桂軍士兵。(網絡圖片)
1949年底林彪共軍占領廣西,國軍退守臺灣後,至1952年,在廣西境內確實發生了一場耗時日久、兵力龐大的超大型戰役。它堪稱國共內戰中的「第四大戰役」,只不過中共將其汙蔑為「大規模剿匪作戰」,其詳情內幕至今鮮為人知。根據當時中共廣西軍區司令部的「剿匪戰報」統計資料,「解放軍」出動正規作戰部隊2個兵團、4個軍、17個師,其中10個師為久經戰陣的林彪共軍精銳主力師,加上地方部隊和武裝民兵,投入「剿匪」總兵力超過100萬人。「剿匪」歷時3年之久,共殲滅廣西「土匪」(實為「反共救國」勇士)51萬2917人。這個數字說明,中共竊國後,廣西桂軍的大規模「反共救國」作戰時間之長,相當於1949年前大陸國共內戰時間的總和。
國共兩黨的歷史上都詳細地記載了國共內戰中的三大戰役,即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又稱徐蚌會戰)和平津戰役。遼瀋戰役中的東北剿總司令官衛立煌,在接受蔣介石的任命之前先與中共中央商量自己是否應該赴任,未開戰已經通敵在先;他雖未直接聲明投共,但是多次故意耽誤戰機,致使國軍大敗虧輸。平津戰役中中共更是兵不血刃,軟硬兼施逼和了華北剿總司令官傅作義,不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北平古城。淮海戰役中先有隱藏在國軍內部的中共黨員何基灃和張克俠率第59軍全部,第77軍大部共兩萬多人在賈汪、臺兒莊地區臨陣倒戈,後有時任黃維第12兵團110師中共地下黨委書記的廖運周在雙堆集率五千多人陣前投共。
因此,所謂的三大戰役都是中共從內部瓦解了國軍的戰鬥力,雖然經常言稱消滅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但是其中虛假的成分很大,直至蔣介石和國軍退守臺灣,共軍並沒有真正打過一場像樣的硬仗。此後雖有1949年湖南青樹坪戰役大捷和金門古寧頭戰役大捷,但是由於雙方投入的兵力規模有限,時間很短,雖給共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卻難以將其列為大戰役。50年代初廣西境內發生的大規模「反共救國」戰役,才是中共在內戰中最艱難的硬仗。
50年代初廣西境內的大規模「反共救國」戰役
1949年底林彪共軍占領廣西,國軍退守臺灣後,至1952年,在廣西境內確實發生了一場耗時日久、兵力龐大的超大型戰役。它堪稱國共內戰中的「第四大戰役」,只不過中共將其汙蔑為「大規模剿匪作戰」,其詳情內幕至今鮮為人知。
1950年9月,廣西102個縣,就有97個縣的民眾公開反抗中共暴政,林彪四野李天佑共軍圍剿桂軍進展遲緩,毛澤東震怒,派遣葉劍英、陶鑄赴廣西,命令共軍大將張雲逸、李天佑在國軍叛賊陳明仁的協助下,嚴剿桂軍,陶鑄特別強調「鎮壓必須嚴厲」。根據當時共軍廣西軍區司令部的「剿匪戰報」統計資料,「解放軍」出動正規作戰部隊2個兵團、4個軍、17個師,其中10個師為久經戰陣的林彪共軍精銳主力師,加上地方部隊和武裝民兵,投入「剿匪」總兵力超過100萬人。「剿匪」歷時3年之久,共殲滅廣西境內的「土匪」(實為「反共救國」勇士)51萬2917人。
這個數字說明,中共竊國後,廣西桂軍的大規模「反共救國」作戰時間之長,相當於1949年前大陸國共內戰時間的總和,殲滅的「土匪」總人數,幾乎相當於決定中國命運的淮海戰役中60萬解放軍殲滅的國民黨正規軍的總人數(55萬人)。
在中共政權成立之後的3年,儘管國民黨早已退出大陸,可是在廣西確實又經歷了另一大戰役。姑且不論「解放軍」自身的傷亡如何,51萬人就占廣西總人口的1/30,也就是說,這51萬廣西人在國民黨丟失大陸之後仍然拒不投降,使用絕對劣勢的裝備,即使是以卵擊石也與中共戰鬥至最後一息。
在當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大環境之下,包括許多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內的屈膝投降者不計其數。國內的各大城市,除太原等地堅守到巷戰城破、主帥自殺之外,大多數守軍、守將都是望風而降。儘管此後投共者大都受到凌辱或被殺,但是拒不投共的人顯然只有死路一條。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