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遊說法國出力 但歐企對華信心至冰點(圖)


中國總理李強在法國提出中法合作共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6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繼續訪歐行程,在法國提出中法合作共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國經濟復甦失去動力,而調查顯示歐企對在華經營的信心降至歷史最低點。

中國總理李強在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國內經濟動盪之際出訪德國與法國,爭取外商加大對華投資。

在李強與德國政府舉行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之後,中國國家發改委發表聲明,中國與歐洲公司包括巴斯夫(BASF)、西門子(Siemens)、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z-Benz)、寶馬(BMW)和大眾(Volkswagen)等簽署了協議。

中國國家發改委表示,將與相關企業共同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使用、低碳產品生產應用、新能源汽車研發創新和推廣應用等領域的合作。

不過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遭到外界批評,批評人士稱,鑒於西方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且歐盟也正在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種磋商已經失去了意義。

李強則繼續訪歐行程,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6月21日晚間,他在法國巴黎出席中法工商界晚餐會時說,「我們讚賞法國政府反對陣營對抗和‘脫鉤斷鏈’。希望中法企業家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做開放共贏、務實合作的行動派,共同維護中法、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韌性。」

李強也說,「中國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維護外國企業在華合法權益。」

6月22日,李強率領的中國代表團於巴黎參加法國總統馬克龍主持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

毋庸置疑的是,北京當局主導的非市場經濟等行為,受到西方日益排斥。

歐盟6月20日發布一項「歐洲經濟安全戰略」,尋求與27個歐盟國家達成共識,加強對可能被北京等競爭對手用於軍事用途的技術出口和外流的控制。

而在華歐企對中國經濟前景也不看好。據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6月21日發布今年的在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在華歐企對中國的營商環境和經濟前景皆充滿不確定性,商業信心更跌至史上最低,甚至有高達37%的受訪歐企已經或打算未來將其亞洲總部移出中國。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表示,儘管歐洲公司沒有爭相退出,仍致力於在中國發展,但最新調查中信心的下降表明,「中國的利益相關者應該擔心事態的發展方向了」。

在中國歐盟商會的上述調查中,36%的受訪者將中國經濟放緩列為所面臨的最大三個挑戰之一。另兩大挑戰是全球經濟疲軟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

近期的數據顯示,在去年12月北京當局無預警的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後,外界預期中的中國經濟復甦並不持久。經濟從4月開始放緩並延續到5月。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大幅放緩。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仍然疲軟,年輕人失業率處於高位。

隨著中國經濟失去動力,中南海經濟決策層一直在承諾,外資來中國投資是安全的。彥辭表示,歐洲公司仍在等待北京發布具體措施。

另外,北京此前對《反間諜法》進行了全面修訂,新的《反間諜法》定於7月生效,將收緊對更廣泛的數據和信息流動的控制。該法的修訂雖全面但措辭含糊,這會增加普通商業行為可能被誤讀或歪曲為間諜行為的風險。

彥辭說,現在讓外企有點失望的是,什麼算是國家機密,這一點很模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