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發現或可替代鋰電池的化學物質(圖)
2010年5月21日,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生們參加了一場螃蟹盛宴,享用馬里蘭州傳統菜餚藍蟹。(圖片來源:JHU Sheridan Libraries/Gado/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6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馬里蘭州以其藍蟹而聞名,但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賦予它完全不同的含義。該校材料創新中心的科學家發現,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殼中含有一種名為幾丁質的化學物質,與鋅結合後可用於為電池供電。
含有這種化學物質的甲殼動物殼通常會被沒餐館扔掉。 但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廢物可以作為尋找更可持續電池的強大資源。
鋰離子電池是我們大多數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中常見的一種,在用完後可能需要數十萬年才能分解,更不用說鋰提取對我們星球造成的破壞性環境影響了。
但這些貝類電池是可生物降解的,只需五個月就可以在土壤中分解,留下可以回收利用的鋅。
據《衛報》報導,馬里蘭大學的研究還發現,使用 400 多個小時後,幾丁質鋅電池的效率為 99.7%,而且這些電池可能會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
隨著世界從甲烷氣體和煤炭等骯髒能源轉型,它將需要大量廉價且環保的電池。 甲殼類動物可以提供解決方案,尤其是希望減少我們對鋰離子電池的依賴。
研究可持續電池技術的諾丁漢大學材料化學教授格雷厄姆.牛頓在接受《衛報》採訪時對這一發現持謹慎樂觀態度,「當你為電池技術開發新材料時,有希望的實驗室結果與可證明和可擴展的技術之間往往存在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