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戴著口罩的台灣女兵站在美國製造的M110A2自行榴彈砲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6月14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12日公布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內容提到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可能性。對此,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14日表示,相關合作「可行且必要」,他並分析美臺合作生產武器的前景可期。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本週將開始審議《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Y24 NDAA),12日軍委會版草案內容公布,當中涉臺部分提到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可能性,以解決臺灣軍售項目延遲交付問題,並增強臺灣補充自身庫存的能力。
軍委會草案點出,臺灣目前面臨美國軍售交貨期過長的問題,若能促進美台聯合生產武器,可減輕美國國防工業基地壓力,加快達到初始作戰能力時間。軍委會要求美國國防部長最遲在2024年3月1日前提交報告,說明與臺灣聯合生產武器彈藥的好處及挑戰。
軍委會版本草案中,重申「臺灣關係法」對臺承諾,強調「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是美臺關係基礎,臺灣未來應透過和平方式決定;任何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和禁運等行為,都將引來美國的嚴正關切;中國對臺灣日益脅迫與侵略的行為,與和平解決臺灣未來的期望背道而馳。
在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方面,草案支持臺灣透過對外軍售、直接商業銷售、產業合作等方式獲得國防物品,以支持不對稱戰略能力,確保即時審查和回應臺灣國防需求;與臺灣進行實地訓練與軍事演習;促進臺美國防官員在戰略、政策層面交流;擴大人道主義援助與救災合作。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13日回應表示,「對於友邦國家的國會任何有利於臺灣、對我們友善的舉動,我們都表達支持也感謝。就國防部的立場,如何去以穩健務實的態度,戮力執行臺灣戰訓本務工作,強化國軍整體防衛戰力,這是我們無可旁貸的職責,我們也會持續努力。」
易思安盤點台美合作重點
去年10月「日經亞洲」曾引述消息人士說,臺美聯合生產武器已展開初步討論,模式可能是由美國國防公司提供技術、在臺灣製造武器,或是在美國運用臺製零組件製造武器。
今年5月初,前美軍太平洋陸戰隊司令、退役中將魯德(Steven Rudder)率25家美國國防承包商訪臺,參與「臺美國防產業合作論壇」。
自由時報報報導稱,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員易思安14日受訪表示,美台聯合生產武器是「可行且必要」的,臺灣有出色的能力和人才,可以合作的領域有許多面向。若是共同開發並生產新武器,例如無人機反制設備、下一代無人機、智慧型水雷、電戰設備、或甚至灘岸守備機器人等,這都是兩國可以共同開發強化的領域。
對於美國為強化臺灣防衛提出的各項政策工具,包括授權國務院提供臺灣最多20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FMF)貸款以及授權在2023到2027年間,每年提供臺灣至多20億美元額度的無償軍援等。
易思安強調,若是貸款當然是由臺灣政府決定如何運用,若是無償軍援則由美方規劃,而五角大樓的想法很明確,認為刺針、標槍飛彈等不對稱作戰武器,已在烏克蘭戰爭中證實其效果。目前關鍵在於美國國防供應鏈的吃緊問題,但他有信心將能解決,且在接下來幾年內擴大產能。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