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解析:台美貿易協定重要性(圖)


台美貿易協定第一批協定6月初已正式簽署,為台美貿易關係重大突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6月9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6月1日簽署。外交部政務次長李淳8日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美國已經有專家建議美國政府重新思考與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態度,要把臺美FTA視為「戰略性挺臺」的工具來使用。

李淳9日接受周玉蔻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他表示,這份協議是個非常有「創意」的作法,因為美國現在的國內氣氛並不支持簽署包括關稅自由化內容的協定,但又得要跟臺灣簽的話,美國的行政部門就去想辦法找解方排除困難,在排除關稅的原則下讓臺美簽下這份協定。在這樣的定義下,臺美確實走出一條極具創意的路,也讓很多國家好奇,到底臺灣跟美國簽的是什麼?有沒有可以借鏡之處?

李淳表示,這份貿易協定是臺美經貿關係的重大突破,也是臺灣對外經貿關係重大里程碑。除了首批簽署的五個專章之外,前面還有前言、定義,後面還有架構性或制度性安排,意指什麼時候開會、什麼時候生效,就像個完整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李淳特別指出,該協定在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及良好法製作業三專章內,有明定要成立「委員會」,意思是每年至少要開一次會,且臺美輪流舉辦。此舉有助於未來臺美關係及經貿互動。未來透過這三個委員會,臺美議題可以走出「貿易障礙」框架,去討論臺美更多具有未來性、前瞻性及開創性的議題。

周玉蔻問及,若臺灣或美國政黨輪替,對這項協定是否產生任何影響?李淳認為,就算有影響,也會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過去我國政府強烈建議,美國在思考與臺灣簽署FTA時,不要把臺灣視為一般經貿夥伴,因為臺美關係具有戰略性意義。美國要挺臺灣,所有領域都具有敏感性,但唯獨經貿方面敏感性最低。因此,美方必須將臺美FTA作為「戰略性挺臺」的工具來使用。

李淳說,現在美國已經開始有專家建議美國政府,應重新思考與臺灣簽署FTA的態度,要從自貿談判的邏輯思維抽出,把它視為是經貿工具,更是戰略工具。

台灣要有「去風險化」意識

部分媒體稱,美國恐透過此協定將台積電變成「美積電」,李淳駁斥「完全沒有」。從現實面來談,美國自己本土就有intel,若要讓台積電變成「美積電」,intel肯定第一個跳腳。美國要扶植特定企業,他們追求的是在美國本土有一定的製造能量。台積電、英特爾或三星都歡迎。

李淳說,美國的想法是,作為緊急應變備案,假設今天台積電出了什麼問題,在美國的產能至少還可以撐兩到三個月,而不是想取代台積電或臺灣變成世界晶片中心。美國也知道,在美生產的成本實在太貴了。

李淳也提到,臺美現在第一步是貿易協定,下一步就要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這兩項加在一起,能協助企業向美國移動。他說,現在全球都在淡化中國的角色,不是要完全與之脫鉤,而是要「去風險化」,這意味著中國再也不能維持過去世界工廠的地位。

他強調,臺灣也需要有自己「去風險化」的意識,不同行業都應強化「風險意識」。

另有媒體稱,臺美之間沒有談關稅,對臺灣農產品出口美國不利,李淳澄清「這是誤解」。他指出,臺灣整體出口美國的平均關稅約3%至3.5%,而美國整體進口到臺灣的關稅隨便都10%,包括美豬、美牛、美國蘋果等。因此,對於主張加速臺美談關稅協定的分析,他都不禁懷疑,「難道是主張要趕快把美豬、美牛的關稅全部去除嗎?」雖然零關稅是最終得面對的課題,但此時此刻的這個時機點上,關稅壓力點不在臺灣身上,而是在美國。

民眾黨團籲審查台美貿易倡議

據中央社報導,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1日簽署首批協定後,政府表示會送請立法院查照,不過,民眾黨立法院黨團9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凡涉及國人權益的條約都應受到國會與民意監督,尤其兩岸服貿協議已是前車之鑑。他們呼籲民進黨政府以相同標準看待,避免「因國設事」,應儘速將協定送交立法院審議,並利用臨時會進行審查。

民眾黨團幹事長張其祿指出,目前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雙方合作架構逐步成立,這是臺美深化經濟合作的重要機會,不過未來必然會涵蓋如農業、環境、勞工政策及權益、數位貿易等議題,每項議題都可能對臺灣產業和社會帶來重大影響,當中更隱藏高風險。

張其祿表示,臺美在進入深入談判前,政府必須要有清晰的策略,並做好社會溝通,確保臺灣能有效應對衝擊,否則就是愧對民眾信任。

民眾黨團副總召賴香伶也表示,這項協定的簽署是臺美合作重要里程碑,可加深臺灣的國際參與及貿易,但此倡議涉及人民權利與國家經濟利益,立法院有權要求審議。

據了解,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包括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製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5項議題,後續將展開談判的則有勞動、環境、農業、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