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實驗證實精神支配肉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美國的《生物心理學》雜誌曾發表過心理學家克拉特的一個心理學試驗例子,這個試驗起源於一起死亡事件的法律訴訟。
是他殺,還是自殺?
在美國的一所大學裡,有幾個大學生搞了一次惡作劇:在一天深夜,他們用一條布袋子將一位朋友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裝進了袋子。幾個人誰也沒有說話,抬起這個袋子來到一個火車站,他們選擇了一條早已廢棄的鐵道,將這位可憐的朋友橫放上去,然後幾個人蹲在一旁看笑話。這時,不遠的火車站裡傳來火車出站的「轟轟」聲音,大地在輕輕顫抖著。只見橫放在鐵路上的朋友開始掙紮起來,他當然不知道他躺的這條鐵道已經廢棄,開來的火車將要從他身旁的鐵道通過。隨著火車越來越近,幾位惡作劇的大學生發現,當火車離這位朋友尚有近百米時,那位可憐的同伴靜止不動了。隆隆的火車帶著刺耳的金屬撞擊聲向前駛去。
然而,等火車過後,當惡作劇者來到他們朋友身邊時卻發現,他們闖下了大禍——他們的朋友已經死亡了。
在接下來的屍體解剖中,法醫沒有發現任何內部器官損壞的痕跡。那麼,這個人是怎麼死的?是他殺,還是自殺?法律應該如何來定罪呢?這個案子一時成了大家議論的話題。
克拉特心理試驗
心理學家們沒有參與到無聊的議論中,他們做了一系列心理試驗,試圖解開這個謎。在眾多的心理試驗當中,有一例就是克拉特所作的心理試驗,實驗是這樣的:
他們將一隻小白鼠放到一個巨大的水池當中,藉此來觀察在危險情況下小白鼠的行為。大家知道,鼠類一般有很強的游泳能力,心理學家選定的水池雖然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範圍之內。只見這隻小白鼠一落入水中,它並沒有馬上游動,而是轉著圈子發出吱吱的叫聲,它是在測定方位,小白鼠的鼠鬚就是一個方位探測器,它的叫聲傳到水池邊沿後,聲波反射回來,被鼠鬚探測到,以此來判定目標的大小、方位、距離等。小白鼠尖叫著轉了幾圈以後,朝著一個選定的方向奮力游過去,不一會兒它就游到了岸邊。幾次試驗都是如此。
心理學家又選了一隻小白鼠,這次他們將小白鼠的鼠鬚統統剪掉,然後將它放到水池中心。只見這隻小白鼠同樣轉著圈子發出吱吱的叫聲,但由於鼠鬚被剪,使它無法測定方位。它著急地繼續轉著、叫著,但依然無能為力。不一會兒這隻小白鼠就瀋到水底淹死了。
關於小白鼠的死亡,心理學家是這樣作出解釋的:由於白鼠的須被剪,使它無法準確測定方位,在它的腦子裡,茫茫四處都是水,它自認為無論如何是游不出去的。在這種情況下,小白鼠停止了一切努力,自己強行結束了生命,實際上在小白鼠瀋入水底之前就已經死亡了,是它自己殺了自己。
精神支配肉體
心理學家最後得出結論:所有的動物,在生命徹底無望的前提下,都會強行終止自己的生命,這就叫「意念自殺」。當放在鐵路上的人聽到火車隆隆漸近,身下的鐵軌發出輕輕顫動時,掙紮著要逃離危險,但他又被裝在袋子裡死死捆著,他知道是無法「逃脫了,為了免受被火車分屍之苦,早在火車離他尚有近百米時,他就自己終止了生命。所以,他是自殺而死的。
那麼,他自殺的機理又是什麼呢?我們在這個例子中,又一次看到了獨立於肉體的精神生命的作用。事實上,有關這一論點的例征多得不可枚舉,在深度催眠的心理試驗中,我們就常常困惑於一些不可理解的現象,像血糖濃度無緣無故地增加等。這些試驗都指向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精神獨立於肉體,精神可以支配肉體。
遠古的宗教信仰持此觀點,嚴密的中醫學持此觀點,頗具科學色彩的道家理論持此觀點,現代科學試驗又證明了此觀點。這一連串的線索使我們堅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離奇的心理學實驗
實際上在人類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實例可以證明我們的觀點,而這些實驗在以前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
1934年,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有幾位心理學家想做一個離奇的心理學實驗,可受試者卻十分難找。幾經周折,他們在警察局和法院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位即將被處死的罪犯。
一天,警察將罪犯帶到一間實驗室,並對罪犯說:由於你罪大惡極,所以決定將你流乾鮮血處死。接著,人們將罪犯捆到床上,將手臂伸出床外固定好,並將罪犯的視線隔開。
一位醫生將一把明晃晃的手術刀伸到罪犯面前說:我就用這把刀切開你的動脈血管。說著,用鋒利的手術刀在動脈處輕輕一劃,由於受傷甚輕,少許鮮血流出後不久就自行凝固了。但心理學家在手臂的下部,放置了一個回音很好的金屬盆,然後,用滴漏將水一滴一滴滴到盆裡。
水滴擊打著金屬盆發出滴答、滴答的輕響。四周靜悄悄的,大家都屏住呼吸仔細觀察罪犯的表情。幾位化妝成醫生的心理學家偶爾說幾句話。一會說:已經有300毫升了。一會又輕輕說:快半盆了。隨著滴嗒、滴嗒的聲音持續不斷,罪犯的臉色變得蒼白起來,好像真的失去了血色。又過了一會,罪犯的呼吸微弱起來,最後罪犯終於面色蒼白地死去。
實驗過後,心理學家大惑不解:這個罪犯是怎麼死的?
催眠心理學實驗
現代的心理治療中也常常引出一些奇怪的生命現象。下面我們再來看兩則真實的心理學實驗。
在一次催眠心理測驗中,醫生隨手拿起一杯自開水,然後對受試者說:這是一杯放了很多糖的水,很甜很甜,你喝下去後一定會很舒服。受試人被深度催眠的狀態下喝下了這杯白開水。大家知道,當我們喝下去糖分很大的飲料之後,糖分會自動被腸胃吸收到血液中去,增加血液中的血糖濃度。
可奇怪的是,當受試人喝下這杯白開水後立刻被喚醒,然後抽血檢查受試人的血糖濃度。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在腸胃沒有吸收糖分的情況下,受試人的血糖濃度竟然比受試以前增加了許多,就如真的喝下了一杯甜度很大的飲料一樣。這些莫名其妙的糖分是從哪裡來的呢?是誰製造了這些糖?
在另外一起催眠測試中,一個人被深度催眠後,醫生對他說:在你醒後,一看見我拿起水杯,你就將這支筆從窗戶拋出去。隨後喚醒了受試者。過了相當一段時間,當醫生拿起水杯時,這位受試者竟真地抓起桌上的筆,並把它從窗戶拋了出去。事後,人們問這位受試者:你為什麼要把筆從窗戶上拋出去呢?受試者竟然不知道剛才為什麼這樣幹。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結果。
意識獨立於大腦
精神與肉體的分裂,從其他科學試驗中也能得到證明。1966年,當醫生打開人的頭顱用微小的電極去刺激大腦某一區域時,他們發現,從刺激開始到人體作出相應的刺激反應,中間有長達0.5秒的間隔。如果意識是大腦的機能,那麼刺激與反應應該是同步發生的。這種情況只有一種可能:意識和大腦並不是一體的,意識獨立於大腦。
197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得者,神經生理學家艾克爾斯總結他多年的研究經驗,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新觀點:大腦的興奮並不等於精神和意識。他認為人有一個獨立於大腦的「自覺精神」,大腦只是它的物質工具而已。他說:「我們每個人在胚胎髮育或幼小的某個時期,就具有非物質的思維和自我領悟能力,這種人的『靈魂』,使我們具備了人類的特徵:意識、思考、愛、恨、怕等。」他推測,人的肉眼看不見的「自我」在物質大腦死亡後依然活著。
艾克爾斯所說的「自覺精神」又是什麼呢?它決不是通常意義下源於大腦機能的那種意識,而是與宗教和神話中的「靈魂體」相類似的東西。
問題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它原來的出發點,我們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僅僅認識到「精神與肉體分裂」——這一來自遠古的觀點也許並不是荒唐的迷信而已。
責任編輯: 陳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