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付笑談】地方金融危機已在引發局部性硬着陸(圖)


鍾劍華表示,中國地方金融危機已經在引發局部性的硬着陸。而貪污腐敗是中共整個制度的毒瘤,不可能透過習近平的那種反貪來根本性地解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有幾件事充分說明中國大陸的地方財政問題有幾嚴峻。首先是2022年上旬,當中國大陸的不同城市仍然在全力搞核酸檢測、封城或圍封小區的時候,部份地方政府已經要挪用醫療保險基金,及把中央調撥的衛生撥款,轉移支付核酸檢測及封城的相關開支。

在那段期間,經濟生產活動及正常的民生都受到嚴重打擊,不同地方的政府都面對資金鏈斷裂的壓力,還要承擔中央攤派的抗疫任務。

面對地方收入遞減,開支大幅飆升的情況下,當時已經傳出了不少地方金融機構未能把貸款的利息及本金收回。除了影響正常的銀行業務之外,這些原本就已經是監管不良,運營問題叢生的地方金融機構便直接承受著資金壓力。最終在有更多存戶要取回存款,應付停工、失業或開工不足引起的生活壓力時,地方金融機構便如骨牌般浮現問題,

2022年4月時,河南省多家村鎮銀行先後出現了存戶不能取回存款的事件。當消息傳開之後,大量存戶蜂擁到銀行要求取錢,或者從網上渠道希望轉走自己的資金,但都不得要領。終於出現了大規模的恐慌性擠提,及後又衍生了存戶的維權抗爭。引發的恐慌,進一步造成連鎖影響,令其他問題仍不算嚴重的金融機構都承受擠兌壓力。

中國大陸境內註冊的銀行及金融機構數字龐大,村鎮銀行就佔了超過三分之一,遍及31個省,大部份都有上次提到的放貸不良,或與地方政權及幹部勾結的問題,出問題是遲早的事。存戶未能取回存款事件擴大,引發廣泛關注之後,中國銀行的監管機構進行了調查,把問題歸咎於銀行股東勾結。但其實各界都心知肚明,這些說法只是講出了問題的一半。整體性的監管漏洞,長期存在的經營不善,加上貪污腐敗,都是逐步鋪出這條地方金融爆破之路的原因。

地方金融機構爆煲事件,也說明了現在的存款保險制度根本完全未能發揮作用。存款保險的基金都保不住,還憑什麼來保障存戶的資金?

經過幾個月的折騰,最終是中央透過調撥,墊支部份存戶的部份存款,主要是存款在五萬元以下的會首先取得他們的部分儲蓄,較大額的存戶就只能再延後分期取回其他部分存款。根據政府的說法,這安排是要給予地方金融機構一些時間,在規管下逐步改善資金流通問題。但這顯然不只是流通的問題,而是泡沫爆破及資金蒸發掉的問題。

這一方面是制度監管不足,也涉及地方幹部及金融機構主事人良莠不齊,但更重要的是在中共現行制度下,這些都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至於所謂銀行股東的勾結問題及地方政府的腐敗問題,北京中央也一直沒有提出過合理的處理方案。

貪污腐敗是中共整個制度的毒瘤,而且這個毒瘤是腐生於中共體制的,不可能透過習近平的那種反貪來根本性地解決。

因此,如果不去正視制度上的缺陷,這樣的處理只能把問題暫且舒緩,給予數以十萬計受影響存戶一絲盼望。當時已經有人懷疑,到頭來人民是否能夠全數取回自己血汗錢也只會是個未知之數。

事實証明,懷疑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剛剛在這個月初,鄭州便再一次發生了村鎮銀行存戶上街維權的事件,抗議這一年下來銀行沒有根據承諾逐步把存款退還給他們。結果是要出動武警,以催淚瓦斯驅散示威維權的民眾,問題也繼續拖延下去。正是一葉知秋,相信這一種拖延策略,還會在其他地方持續。

正因如此,事件之爆發固然無可避免,只是遲早問題,更大的問題是就算事件爆發之後,也沒有可能發展出一套制度性的解決方案,只能期望他們想像中的軟着陸,讓問題得以被整個社會消化。這種期待,必然會引致各方面都把問題拖得就拖。

既然沒有制度性的解決方案,最終這些問題都只會循環出現,成為制度性的問題,結構性的問題。這一種智慧,其實是早就已從生活經驗中得出的結論。之前已經有很多人說過,中國現在這個體制的經濟循環是「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亂,一亂就管」。經濟改革40年,如果不伴隨着政治改革及體制改革,這個循環就會成為中國百姓跨世代都需要面對的共同命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鍾劍華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