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曾評價《淮南子》為「漢人著述中第一流」。(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人間》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人皆務於救患之備,而莫能知使患無生。
[大意]人們都竭力做對禍患的防備工作,但卻沒有誰知道要使禍患根本不發生。
使禍患從根本上不發生,要比挽救禍患容易,可是沒有人在這方面加以努力,對這樣的人就無法與他們談論方法、謀略之路數。
晉國的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經過曹國,曹國的君王曹共公想看看重耳連成一塊的駢生肋骨,就有意讓重耳裸露著上身下河去捉魚。這時釐負羈勸說道:「晉國的公子重耳是位非常人物,跟隨他的三位隨從也都是創立霸業、王業的輔佐之才。如果今天對公子重耳無禮,將來必定會給咱們曹國帶來後患的。」曹國君不聽勸告。釐負羈於是贈送重耳飯菜,放進去一塊玉璧。重耳接受了飯菜,退回了玉璧。
後來重耳返回晉國取得了君位,果然對曹國發起了攻擊,還滅亡了曹國。但是晉文公命令部下不得進入釐負羈的家,並赦免他的族人,這是為了報答他的恩施。曹國君王最終被俘虜,曹國變為一片虛墟,而這場災禍正是由於讓重耳袒露駢生肋骨下水捉魚的無禮之舉引起的。齊國、楚國這兩個大國想要援救曹國,也沒能阻止曹國的滅亡。
但反過來說,當初如果曹共公聽了釐負羈的勸告,曹國也許就不會有被滅亡的災禍。現在是不致力於使禍患不發生,而是等到禍患發生了再去挽救,這樣即使有無事不通的大智慧,也是無計可施的。
禍患的由來遍及四面八方,防不勝防。所以聖明的人常常是以深居簡出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事,以免取辱,靜心安適以等待時機。而小人不知道禍福產生的由來,常常是輕舉妄動自投羅網,有時儘管千方百計加以防範,但又怎能保全得了自身呢!這就好像發生了火災再去開鑿池塘取水救火,穿著皮衣搖扇取涼是一樣的。
況且,堤壩有千萬個漏水的孔道,堵塞其中一個,魚還有其他洞好逃生。宮室有上百扇門,關閉其中一扇,盜賊還是有其餘的門可以進來。大牆的倒塌往往起因於裂縫,劍的折斷常常是因為它本身有了缺口。聖人能及早預見預防禍患的開端和由來,所以萬物都不能傷害他。
楚國的太宰子朱侍候令尹子國用餐,令尹子國嘗了一口羹湯後感到湯太燙,就拿酒壺往湯中灌酒。第二天,太宰子朱便辭去了太宰的職務,回家去了。他的僕人就問:「楚國太宰的職務不易謀得,你為何辭官離去?」子朱解釋說:「令尹子國的行為輕浮,傲慢無禮,他做出侮辱人的事是非常容易的。」第二年,子國果然找岔羞辱了郎尹,還打了郎尹三百大板。
明察事理的人總是預先避免禍患,並善於從事情細微不好的苗頭中預料到事物發展的結果。
(待續)
責任編輯: 申思茗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