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企將成長期陰影(圖)

 2023-05-13 06: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失業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失業率增長(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5月13日訊】五四青年節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大學生一封回信算是一石激起千重浪。這封信中那句「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走進鄉土、有‘自找苦吃’的精氣神」廣為流傳,再度將中國16-24歲城鎮青年人失業率近20%這一社會隱患帶入公眾視野。甚至有不少人認為,中共在「五四」前發出這個信號很明顯,就是北京當局暗示要搞「新時代的上山下鄉」。

本文將採取剝筍式方法分析中國的青年失業率何以高企。

農村缺乏承接城市青年的工作機會

本文開頭所言的20%的失業率是城市青年失業率,不包括農村,農村人口向來不進入失業統計範圍。2021年5月,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2億人,佔63.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5.1億人,佔36.11%。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4億人,鄉村人口減少1.6億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基本達成20多年前中國政府定下的城市化率目標。媒體經常引用下列數據證明中國城市化的成效:工業革命剛開始之時,美國1億人口當中,農民也一度超過2200萬。依靠不斷的科技進步,美國在百年之間,將農民減少了85%。中國是後發展中國家,有前人經驗可循,依靠工業化和城鎮化,當代中國用近40年時間,將9億農民減少到如今的5億。

上述結果幾乎就是工業化時代的極限。中國與美國當年不同的是:不少農村人口住進新建城鎮之後,照樣沒有工作。體現在社會後果上,只是將原來未進入統計的農村青年隱性失業率變為顯性的城鎮青年失業率。

農村人口就業是個結構性難題

習近平就任後,鑒於胡錦濤時期農村衰敗的教訓,一直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作重要的政治任務,強調人才返鄉入鄉。做出這一決策的原因,是考慮到中國農村的人口結構。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老齡化對農村的威脅遠遠超過城鎮。農村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18%,遠高於全國平均12.6%的水平。2019年中國農村15-59歲人口數量為3.13億人,佔農村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6.8%,其中15∼39歲年輕人,常住在鄉村的比例小於30%。60歲、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農村人口比重分別為23.8%、17.7%。以上人口年齡結構數據表明,鄉村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匱乏顯而易見。

人才返鄉這一戰略是否有效?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近四年,全國每年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的新增規模都在100萬上下,2019年為850萬,2020年為1010萬,2021年為1100萬,截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1220萬人。人往高處走,從農村往城市是上升——人口正向流動;從城市往農村則是逆向流動,在只能通過宣傳以及人自身的生活壓力促成人才返鄉的情況下,這1220萬人算規模宏大了——毛時代,中國政府通過強力政治宣傳以及各種政治高壓推動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前後經歷25年,城市下鄉知青總數才2000萬人左右,可以這樣說;但是如果考慮到2019年,農民工數量已經高達2.9億,那麼這返鄉的1220萬人就不算多了。

今年1月,習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再加上五四前夕習寫給大學生的一封信,不少社交媒體將這稱之為新時代的「上山下鄉」。經歷過當年上山下鄉的老一代,不妨將兩個時代城鄉社會人口結構、政府政策(尤其是深度廣度與政府安置方式)、動員對象、相關戶口變更、返鄉入鄉人員在農村的就業方式做一對比,自然就會比較出兩者異同。

農業的智能化生產受到地理條件的約束

中國政府當然也知道,要讓經歷過城市生活洗練的農村青年回鄉繼續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依靠一把鋤頭戰天鬥地是不可能的,也努力利用現代科技,引進無人化技術、智能機器人、大數據智慧決策等新型手段,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變革,比如阿里巴巴幾年前推出的「農業科學家基地直選」,培養「新農人」,就是為鄉村振興戰略服務的。

2019年,阿里巴巴還成立大農業辦公室,圍繞農業的全鏈條聚合集團20多個業務,從技術、金融、物流、銷售等全方位完善數字農業基礎設施。據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最新研究結果,2022年「淘寶村」數量達到7780個;「淘寶鎮」數量達到2429個,淘寶從業者進行農業生產,在網路上以主播的方式推銷本地產品,彙集訂單進行篩選、打包,同時也進入了初級加工業、現代服務業的範疇。這些人被稱為「新農人」、「新農商」,媒體盛讚這些新農人用數字化打通「研-產-供-銷-服」全鏈路,為未來農業構筑基礎設施。

這裡且不討論上述數字的誇大與水分(這是中國政治宣傳的必然),只討論一個冰冷的現實:數字化用於農業生產受限於地理條件:中國許多省區多山多丘陵,缺水,無法推行大規模機器(智能化)生產。從地形上分類,中國平原、盆地佔國土總面積的比重分別為11.98%和18.75%,丘陵和山區約佔全部國土面積的43.23%,接近國土總面積的一半;高原佔26.04%。

這種特殊的地形地貌一直限制著中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今後依然如此。中國農村將長期呈現現代化農業與傳統耕作方式並存的狀態。

中國的全球化淨獲利時代已經結束

自1990年代初冷戰結束,全球化開始,發達國家資本世界範圍內尋找利潤窪地,美歐等國都經歷了產業空心化(製造業)這一過程,大批製造業工人失業,例如美國。只有中國是全球化淨得利者,在2010年代以前,利用勞動力成本與土地價格格低廉這一優勢,成了發展中國家當中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因此也解決了就業問題,《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顯示,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外商投資企業平均具有更強的就業吸附能力,2013年外資企業吸收的城鎮就業人數達到2963萬人,外商投資企業(包括港澳台企業)吸收城鎮就業的規模自2013年達到高點之後開始回落,2017年僅為2581萬人,4年下降了382萬人,年均下降速度達4%左右。2017年之後,中國外資就業人數逐漸減少,疫情發生之後尤甚。中國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2022年進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比上年下降43%,為1,900億美元。

上述數據從側面反映出外資企業正在陸續撤離中國市場,這對中國就業是個不小的打擊,尤其是考慮到外資戶均吸納就業人數更是如此。以2017年數據為例,26.7萬家外商投資企業合計吸收城鎮就業人數2581萬人,平均每家外商投資企業吸收就業人數96.6人;全國1809.8萬家企業合計吸收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平均人數為24人。外商投資企業戶均吸納就業人數是全國戶均吸納就業人數的4.1倍。

中國已經不可能再回覆到世界工廠鼎盛時期的就業狀態,還因為近兩年以來,世界已經進入國際供應鏈重組階段,中國面臨幾大競爭:

一是美國製造業「東山再起」。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數據顯示,2022年,與製造業相關的建築支出達到1,080億美元,為有史以來的年度最高值——超過了興建學校、醫療中心或是辦公樓的開支。這表明美國製造業正在本土重興。過去20多年,中美幾乎互為第一投資大國,美國製造業在本土重興,勢必減少在華投資,這對中國不是好消息。

二是世界正在重新瓜分製造業這張大餅。中美關稅戰、新冠疫情以及不斷惡化的美中關係促使企業重新部署全球供應鏈之際,各國都在爭取吸引從中國轉移出來的製造活動。這些國家包括印度、墨西哥、越南、柬埔寨和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

萬事萬物有因有果,觀其果,溯其因,就知道這個牽涉社會全局的青年就業問題的解決與中國國情相關,所謂國情包括中國城鄉人口結構、中國製造業衰落、世界範圍內人工智慧正在逐步取代人力等各種因素。中國農村現在的經濟狀態,很難無限承接城市過剩勞動力;1220萬返鄉人員當中的絕大多數本就出身於農村,他們不是插隊落戶的城市知青,而是返鄉青年,按照中國統計口徑,農村人口有責任田,回鄉就算「就業」。一言以概之,中國漸失世界工廠地位之時,上千萬農村家庭幫助政府「消化」了這些失業者,否則中國的城鎮青年失業率將不止20%。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