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電影的一線生機《長春》撼動人心(組圖)
深信《長春》不只是煙花 「佳映娛樂」讓正的力量循環


《長春》扣人心弦,佳映娛樂總經理劉嘉明:「觀眾看了會被綁住。」(圖片來源:看雜誌/黃昱攝影) 

首部代表加拿大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中文電影《長春》,訂於4月7日在台上映,「撼動人心」、「充滿感染力的傑作」是國際媒體《衛報》與《國家郵報》對影片的評述,影片在台由「佳映娛樂」發行。

佳映娛樂主要發行獨立製片的電影,其中以法國電影為大宗,也曾發行被中國禁演的《天注定》,以及探討香港現況的電影《十年》。此次發行《長春》(又名《長春事件》),佳映總經理劉嘉明表示,這是他長期關注社會議題脈絡下,一個自然會發生的事。而影片本身除了極具議題性、動畫創作的手法頗為新穎,製作品質、敘事的方式,人物情感的張力更是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劉嘉明以Sticky(黏)一詞形容,他說:「觀眾看了會被綁住。」

讓小眾電影有一線生機

大學時代主修新聞,畢業後轉攻電影的劉嘉明,一直很重視「可能影響社會,影響未來的關鍵議題」。劉嘉明1997年執導的《三十而立》,即是一部題材「反應生活的電影」;2005年創立佳映娛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行與製作較具文化性,且正面、積極、鼓勵人心的小眾電影。

在影視紅海的戰場上,劉嘉明坦言,自己經營的是「相對最不穩定的那一塊市場」,基本上是「對學習或者文化有一定興趣的人」,也許只有3%到5%。但他希望這些「文化性強過商業性」的電影,在台灣能有一線生機。

他認為,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多元的,各種聲音能夠並容,「即便再微弱的聲音,依然被保障一個表達意見的可能性。」也因此,「如果佳映不進口,就不會有別人進口的電影」,便成為發行考量之一。

所幸,台灣人思想相對開放,願意去接觸新的事物。劉嘉明舉法國電影的發行為例,台灣是全世界法國以外,發行法國電影最多的國家,「這方面體現了台灣人的一種性格,喜歡學習新的東西,接觸新的東西,不同的東西。」也因此,儘管小眾電影生存不易,佳映娛樂依舊認為有一線生機。

選片標準:品質、議題、價值

劉嘉明比喻發行商:「就像一個觸媒,一個催化劑。我們就像蜜蜂一樣,天天到處收集花蜜,希望它能夠開花結果。」透過發行影片,猶如帶着觀眾走一趟開花結果之旅。

發行中國知名導演賈樟柯的《天注定》,以及香港電影《十年》,都是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所做的決定。《天注定》截至今日都無法在中國上映,劉嘉明說,當時他在坎城影展上看到這部電影,看完的時候,「有點驚訝得站不起來。」他說,當大環境在關注經濟發展的果實時,賈樟柯在意的是在經濟發展浪潮中,跌倒爬不起來的那些人。

《十年》內容涉及香港民主、人權、言論自由,以及在地文化遭受威脅的情況,被譽為香港未來的「預言書」,影片遭中共當局全面封殺。劉嘉明無奈地說,自己並非對政治特別感興趣的政治動物,但是看到這些影片的時候,「我都格外的感動。」創作者的勇氣跟決心,分外令人動容。

發行《長春》因此也成為一個必然,一個「自然會發生的事情」。《長春》記錄的是一個21年前發生的真實事件,影片傳遞的是「捍衛言論自由、表達的自由」。劉嘉明強調:「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影片的價值在於「透過這樣的方法,觀眾可以去了解原本可能並不了解的東西,它把一些材料、資源、訊息呈現出來,讓人家去判斷。」


《長春事件》電影海報。(圖片來源:佳映娛樂提供)

長春事件必須被記錄

《長春》的故事敘述2002年3月5日,中國長春市32個有線電視頻道被蓋台插播,播放了將近50分鐘法輪功信仰在中國遭受迫害的真相內容,當時有超過10萬市民看到插播影片。該事件震驚中共當局,事件發生後不到1小時即展開大抓捕,據統計有近5,000人遭非法抓捕,18位參與插播者受到酷刑甚而致死。

影片以動畫及訪談形式,記錄了此一事件。儘管插播事件極具新聞性與戲劇張力,但整個世界彷彿並不知道事件存在過。影片中動畫的主要創作者,是中國知名漫畫家郭競雄(大雄),在其YouTube頻道《大雄畫裡話外》中,他這麼說道:「這件事情像一顆煙花一樣,把這個城市照亮了,原以為第二天就會帶來光明,但是它僅僅是一個燦爛的煙火,然後歸於無聲,依然消失在黑夜當中……」20年過去了,中國依舊是漫漫長夜。

觀看《長春》時,劉嘉明再度被觸動:「真實世界、真實人生裡面,面對這種壓力,恐怕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在中共高壓統治下,插播者卻敢於冒生命危險,用生命捍衛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是什麼樣的一種力量,讓他們的信仰可以這麼堅強,可以在面對這種政治迫害的時候不屈服?」

儘管事件與議題令人動容,劉嘉明坦言,做為發行商,發行影片還是要回歸電影本身,「電影的品質是首要的考慮。」品質涵蓋了所有的可能性:影像、故事、聲音、製作水準等各種元素,是一個綜合的比較。

「《長春》有黏度(Sticky),觀眾看了會被綁住。」獨特的動畫風格令劉嘉明「驚豔」,他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在過往的電影裡面,我並沒有看過這樣的方法。很多電影會運用動畫,可是《長春》的動畫非常有它的獨特風格。裡面特別有一段用中國水墨跟中國文字的方法去帶動劇情,我覺得非常驚豔,我覺得那並不容易,它可以把文字跟人物轉換結合在一起,那個概念突破是滿厲害的。」

郭競雄是迄今為止唯一在美國市場做主流漫畫的中國人。2006年,他在第33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上獲得最高特別獎,該展覽素有漫畫界奧斯卡之稱;2010年,第31屆美國ICON漫畫節,他獲得「最受讀者歡迎」與「特別藝術嘉賓」兩項大獎。郭競雄是第一個走向國際舞台的中國漫畫家,也是首次在歐洲動漫展獲獎的中國人。

試片效果很正面

《長春》議題嚴肅又「很耐看」,儘管自己已經被打動,劉嘉明坦言,試片時觀眾的反應,還是讓他有點意外,「很正面,效果非常好,做動畫的導演知道動畫的高級度;做紀錄片的導演發現,一部紀錄片可以拍得這麼耐看,很多討論就出現了。」

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老師石昌杰,在臉書上推薦影片寫道:「一部令人動容、值得深思的影片。」

YouTube頻道《彌勒熊報》也分享了觀影心得:「影片從第一幕開始,就深深的吸引住你,因為它採用一種3D建模的方式來拍,整個架構非常的完整……一鏡到底的效果非常好,很引人入勝,而且製作水準非常的高,非常客觀,把長春蓋台事件完整的呈現。」

他還說:「從頭到尾的敘述,沒有訴諸情緒勒索、沒有呼天搶地或者煽情,而是安靜的,認真、正確、詳實的還原事件的整個過程。」他形容:「非常的安靜,非常的祥和,非常的平和。」

這份安靜、祥和,揭露出無數觀影人「無法忽視的真相」,促成了「滿滿的眼淚和無盡的反思」,以及無數的獎項,其中包括加拿大Hot Doc國際紀錄片影展(Hot Docs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的「觀眾票選獎」、希臘塞薩洛尼基紀錄片(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影展「觀眾票選獎」、加州棕櫚泉國際影展(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外語片獎提名」,以及加拿大提名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堅持 讓正的力量循環

靜水流深!18年來,儘管娛樂電影蔚為主流,加上串流平台崛起,消費者觀影習慣無形中被改變,劉嘉明與他成立的佳映娛樂,兀自帶著一股倔強與浪漫,在非主流電影的市場上靜默地挺立著。他深知在這個市場立足不易,支撐他的是比娛樂性更令他感動的價值,「我認為的價值在於你不去做,它不會發生。價值的創造就是在有限的資源裡面,去把一件事情經過你的投入,產生最大的效果。」

《長春》導演傑森‧洛夫特斯(Jason Loftus)為加拿大紀錄片導演,影片製作期間,他與華裔太太瑪莎均承受來自中共的巨大壓力,瑪莎仍在中國的父母受到中共當局有關部門的「關切」,洛夫特斯與中國平台合作的遊戲被下架;而漫畫家大雄的家人也受到了警告。

但他們依舊堅持下來。洛夫特斯無畏地表示:「如果在自由的條件下無法講出真相,我將來會後悔的。」

堅持成為必經之路。「導演們就堅持導演該堅持的,製片堅持製片該堅持的,戲院堅持戲院該堅持的,大家在一個合理、有規則的狀態下營運,都還有一點機會。怕的就是這個規則不見了,那對於某一些片子,可能就會更困難。」劉嘉明這麼註解。

因為創作者的堅持、發行商的堅持,這些獨立影片不至於在時代洪流中被淹沒,事件不會只是一個煙花。劉嘉明守著做為一個發行商的堅持,他認為要讓正的力量能夠循環,「如果我們相信社會上或者人世間,還有正道的力量,有這麼一個正的力道的話,怎麼樣讓一個正的東西做循環滿重要的。」

「因為資源很有限,所以當我們拿一些資源出來的時候,希望它能夠成為一個正的循環力量。看這個電影的觀眾,如果你認同它了,其實你就是在正的能量裡面,助了大家一臂之力。」因為觀眾的助力,產生的「票房的價值」是最直接的,但劉嘉明也指出,「票房的價值並不是口袋滿了,而是它鼓勵我們可以繼續去做更多這樣的事情。」

本文留言

作者楊戎真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