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貿數據出人意料:出口斷崖式下跌(圖)

【看中國2023年3月8日訊】眾所周知,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乎意料的是,兔年伊始,外貿出口就掉了鏈子。

3月7日,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了前2個月數據。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6.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3.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9%;進口2.68萬億元人民幣,下降2.9%;貿易順差8103.2億元人民幣,擴大16.2%。按美元計價,今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8957.2億美元,下降8.3%。其中,出口5063億美元,下降6.8%;進口3894.2億美元,下降10.2%;貿易順差1168.8億美元,擴大6.8%。

外貿出口大幅度下滑,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客戶,自然脫不了干係。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末,美國製造業訂單就同比減少40%,接近腰斬!

受今年新年不少工廠「放假早、開工晚」等週期性影響,中國前2個月進出口數據明顯下降。不過,經歷了疫情下外貿普漲的企業個體,感受到今年的壓力陡升是不爭的事實。和過去兩年的同期數據相比,今年開年的挑戰之大由此可見一斑。海關的歷史數據顯示,2022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按人民幣計,下同)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增長13.6%;2021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2.2%,其中出口增長50.1%。而今年呢?

拋開2021和2022年因疫情因素帶來外貿普漲以及2020年初的異常情況,2019年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僅0.7%,其中出口增長0.1%,進口增長1.5%。看起來,今年的開局更像是疫情前一年的狀態。

開年至今,深圳鹽田港碼頭、上海港、寧波港、南沙港都出現了集裝箱空置的情況,再也沒有了過去繁忙的景象,這在往年是難以想像的。更過分的是,據權威媒體報導,上海港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缺少海運需求,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已直線下跌超80%。而從最新的外貿數據來看,空箱堆積不可避免地是受到了外需持續收縮的影響。


開年以來,深圳鹽田港、上海港等多個大型港口都出現了集裝箱空置的情況(網路圖片)

大量集裝箱空置的背後,是開年以來外貿出口的斷崖式下跌,這一切都反映在集裝箱租金價格上。昔日一箱難求的情況,如今變成了大規模的空置。

外貿出口驟降的背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全球經濟進入衰退通道。202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就出現了衰退的跡象。三年疫情疊加俄烏衝突,美聯儲不斷加息,歐美財政赤字高漲,世界經濟利空不斷,中國外貿自然不能獨善其身。

2、貿易戰後遺症顯現。受此影響,2022年,中國已降至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而歐盟也取代了中國,成為了美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在晶元、移動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領域,更受到美國全方位限制,充分說明瞭中國經濟的最大短板。去年下半年,華為的任正非不得不再次發出寒冬預警。在這次預警中,他認為未來十年將有可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將持續衰退,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

3、脫鉤進行時,重塑供應鏈。實際上,亞洲的日本、韓國很多企業早已經轉移了產能,在華投資20年的東芝33家工廠全部關閉,索尼則打算把中國90%的產能轉移到泰國。三星在越南投資了數百億美元,之前在中國的產能基本都轉過去了。歐盟在東南亞的投資從2019年的61億歐元上漲到2021年的265億美元,增長強勁。

2022年越南外貿總額7325億美元,同比增長9.5%,繼續創下新高,可以說是蒸蒸日上,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國恰恰就是美國。

蘋果公司更是如此,大部分手錶在越南出廠。而富士康、立訊這些蘋果生產鏈企業,也緊隨其後在越南設廠,代工更多的iPad。而蘋果打算把印度當作最重要的生產點,產能從現在的5%,提高到25%。戴爾也計畫於2024年開始旗下所有產品將不再使用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零部件,並且目標是在2025年將50%的產能完全移出中國。

4、美國製造業回流初顯成效。美國製造業回流從2009年就開始提出,之後回流美國的企業越來越多。尤其是自動化、智能化工廠的出現,讓勞動力成本更高的美國,有了更多機會。

看了上面提到的幾個導致中國外貿出口驟降的關鍵因素,再聯想到中國勞動力人口的大幅減少,以及國內政策面的飄忽不定,你覺得中國今年的外貿形勢會樂觀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