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公布經濟增長目標 內憂外患不可小覷(圖)
中國今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增長5%左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作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今年中國經濟的目標,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但是,內部和外部壓力斷增加,帶來了新的挑戰。
北京當局召開「兩會」,即人大和政協的會議,公布了經濟與金融目標,特別是今年的經濟目標尤為引發外界關注,因為國務院將換屆,即將卸任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包括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財政赤字率擬按3%安排。
其它方面還有稅費優惠、就業、消費和投資等。
《華爾街日報》3月6日報導認為,在取消歷時三年的嚴格防疫措施後,中國經濟面臨著國內和全球的雙重挑戰。包括不溫不火的商業和消費信心,海外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疲軟,以及地方政府因揹負沈重債務而導致經濟刺激能力受限等。
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目標,這表明官員們並不追求過高的增速,他們把注意力轉向了其他優先事項。
另外,在本次人大會議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預計將進一步鞏固他對安全、金融和科技領域的控制,重新調整關鍵職位,以進一步淡化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強化共產黨的領導。
牛津經濟研究院駐新加坡中國經濟學家盧姿蕙(Louise Loo)指出,李克強的報告表明,北京當局認為重新開放對增長的推動力可能只是暫時的,政策方向是只通過有限的刺激來達到增長目標。
報導說,實現5%左右GDP的增長將意味著中國經濟在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間平均增速約為4.6%,這比2015年至2019年間6.7%的平均增長率下降了一個台階。
實際上,中共二十屆二中全會公報本身就解釋了目前中國經濟處境:「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這包括「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深層次矛盾」,不僅要「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甚至還要「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許成鋼許成鋼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經濟今年實現4%、5%的增長是可能的,「只是因為去年是負增長,在去年負增長的背景下,它在恢復的時候可以相對的看上去好,但是這是個暫時的,是個波動,稍微高一點是個波動」。
許成鋼認為,中國經濟處於長遠的整體的經濟下行的總趨勢中已經有10年之久,「這是不會改變的,除非它的制度有基本變化,因為它這個整體的經濟下行的趨勢是由它的經濟制度帶來的。」
中國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去年底參加第五屆中國金融安全論壇發表講話,明確指出,伴隨著經濟下行,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殭屍化」的風險。從市場到企業,從銀行到央行,從財政收支到政府決策,到處都是「殭屍」現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