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蹪於山 而蹪於垤(圖)


《淮南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人間》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清淨恬愉,人之性也;儀表規矩,事之制也。知人之性,其自養不勃;知事之制,其舉措不惑。

[大意]心境清靜、恬愉是人的本性。儀表、規矩,這是處事的原則。懂得甚麼是人的天性,那麼人自身的修養就不會逆亂。懂得處事的原則和裁斷事物的標準,那麼人自身的行為、措施就不會惑亂。

[原文]發一端,散無竟,周八極,總一管,謂之心。見本而知末,觀指而睹歸,執一而應萬,握要而治詳,謂之術。居知所為,行智所之,事智所秉,動智所由,謂之道。道者,置之前而不摯,錯之後而不軒,內之尋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是故使人高賢稱譽己者,心之力也。使人卑下誹謗己者,心之罪也。

[大意]從一端出發,可以散佈到無窮無盡的地方,周遊八極很遠的地方後又能回歸到它的中樞,這就是心的作用。看到事物的本原就能推知事物的未來,看到事物的指向就能預見事物的歸宿,掌握要點能應對萬種情況,把握綱領而能把事物處理得周遍詳盡,這種本領叫做術。

靜居時知道在做甚麼,行動時知道所具有的條件,辦事時知道所依的原則,舉動時知道來歷緣由和經由何種途徑,達到這種境界的叫做道。道,把其置擱前面它不會顯得低,放在後面它不會顯得高,納入窄處它不顯壅塞,散佈天下它不留空隙。因此使別人推崇讚譽自己,這是心的力量。使人家輕視誹謗自己,這是心的罪過。

[原文]矢言出於口者,不可止於人;行發於邇者,不可禁於遠。事者,難成而易敗也;名者,難立而易廢也。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漏;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

[大意]話是從你口中說出的,別人無法阻止你;行為發生在你身上,遠處的人無法禁止你。事情難以成功卻容易失敗,好的名聲難以樹立卻容易毀掉。千里長堤,因為螻蟻的洞穴滲水而決潰,百丈高樓,因為煙囪裂縫處冒出煙火而被焚燬。

[原文]堯戒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於山,而蹪於垤。」是故人皆輕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患至而多後憂之,是猶病者已惓而索良醫也,雖有扁鵲、俞跗之巧,猶不能生也。

[大意]堯告誡說:「要經常懷著畏懼之心,一天比一天謹慎。人不會被大山絆倒,而往往被螞蟻洞外的小土堆絆倒。」因此,人們都往往輕視小事忽略小害,以致釀成大禍後才為之後悔。災禍降臨後再憂愁,這就好比到了病危後才去尋求良醫,這時即使有扁鵲、俞跗那樣醫術高明的醫生,也難以治好病人的病。

(待續)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