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滿週年,台灣民團持續聲援烏克蘭。(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2月26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之際,臺灣民間及政界紛紛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盼戰爭儘早結束,也呼籲要更關注台海安全。
據中央社報導,「戰火連綿、希望猶存、臺灣與烏克蘭同在」活動25日在臺北自由廣場舉行,烏克蘭臺灣隊召集人林歐莉亞(Olga Kulish)致詞時表示,感謝臺灣對烏克蘭的熱心援助,一年前俄羅斯認為3天內就能讓烏克蘭消失,現在俄羅斯知道自己錯了,「盼全球獨裁者都能引以為鑑,祈求臺灣永遠不會遭到侵略」。
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以「臺灣與烏克蘭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成員身份出席指出,臺烏有許多相似之處,臺灣同樣面對一個處處打壓的強鄰,俄烏戰爭激勵了臺灣,她相信烏克蘭必能獲得最終勝利、守護家園。
臺北市議員苗博雅致詞時說,全世界都要謝謝烏克蘭堅持到現在,如果去年烏克蘭放棄了,那今日歐洲邊界、非暴力的國際規則都可能被改變,「烏克蘭可說是為了全世界的民主自由奮戰。「
苗博雅說,臺灣不是麻煩製造者,只要奮力守住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底線,臺灣和烏克蘭就像「黑暗房間裡的兩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世界的民主自由,盼全球盟友繼續為臺烏提供幫助,讓臺烏這兩根小蠟燭一直散發光芒。
臺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表示,每次反抗軍陷入苦鬥都不會放棄希望,最後一刻宇宙援軍必會八方集結,一起打敗帝國軍,讓宇宙獲得短暫和平;他相信所有爭取人權的力量就像反抗軍,最終勝利定會屬於正義的一方。
支持烏克蘭就是支持民主自由
蔡英文總統24日透過臉書與推特發布影片與貼文表示,烏克蘭人民的故事,就是堅守民主自由的故事,支持烏克蘭,就是支持民主自由。臺灣位處印太地區民主自由防線的最前緣,這一年來,始終和烏克蘭站在一起。
從一年前戰爭剛爆發,臺灣緊急提供烏克蘭醫療物資、臺灣人民熱心捐贈,直到現在政府和民間共募贈27公噸醫療物資、超過700公噸人道救援物資及超過4100萬美元,協助安置烏克蘭難民。
蔡英文表示,當寒冬來臨,臺灣援助烏克蘭4座城市採購發電及供暖設備,希望送上即時的溫暖關懷,幫助烏克蘭人民度過寒冬。
她強調,臺灣會持續堅定支持烏克蘭,亦會堅守民主自由的價值,扮演國際社會的良善力量,為世界民主和平貢獻心力。她相信,熱愛民主的人們團結在一起,民主自由終將勝利。
立法院長游錫堃當天也在臉書發文說,有感於烏克蘭人民勇於保家衛國,他以「民主必勝」4個字,向烏克蘭人民致敬。他表示,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曾有外國媒體質疑臺灣防衛意志,對此,他一直以來的回應和呼籲是,「要找回臺灣先民抵禦外侮的精神」、「人民的防衛意志,是最重要的國防力量。」
游錫堃說,孫子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臺灣面對中國強大威脅,最好策略是伐謀,讓中國打消侵略的計畫。
他指出,臺灣有海峽天險、有精良國軍、有進步武器,大家一定有能力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2300萬人幸福,一定要為民主自由而戰、為人權法治而戰;只要大家有堅定的防衛意志,加上民主社會的韌性,一定能保衛國家。
中俄為一體 各國關注台海安全
針對俄烏戰爭對臺灣的啟示,學者沈明室表示,戰爭不僅是軍人的事情,包含動員、後備、警消人力編管運用、中央及地方政府與軍隊的快速聯合反應、民間物資整合、避難等議題,都是臺灣可借鏡這場戰事並積極強化的項目;因此,臺灣除了發展自身防衛力量,最重要的是要有「抗敵意志」。
在軍事層面,沈明室提到,中國的聯合兵種營是效仿俄羅斯成立,但俄羅斯在此次戰役中節節敗退,反觀國軍的聯兵營下半年將赴美國交流,是否能借鑑俄烏戰爭並汲取成功經驗,相當重要。
學者賴怡忠則指出,這場戰爭的發生讓各國把中俄視為一體,全球化也因此提前終止。過去的全球化是不管政治意識型態,最終目標是為尋找最低成本製造、並在全球獲利,但現在「供應鏈安全」意識已打破過往定義,這也呼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全球化已死」的說法,因為半導體的供應鏈安全相當重要。
外界曾關注美方是否會因俄烏戰爭而放棄印太戰略,賴怡忠說,事實證明,這場戰爭讓各國紛紛闡述對印太戰略構想,日本、澳洲、印度、德國、荷蘭、加拿大、韓國、歐盟、捷克的對外政策與美國更接合、對中態度更強硬,更關切台海安全。
至於俄烏戰爭會以何種方式結束,賴怡忠認為,若烏克蘭收復失土、普京下臺,對中國將更具警示效果;若現況休戰,但普京下臺,雖然俄羅斯大幅弱化,但恐將帶來另一場大戰;若休戰但普京未下臺,對烏克蘭將是莫大羞辱,更可能暗示西方國家缺乏底氣,鼓勵中國對臺發動冒險的行動。因此,烏克蘭的勝利,將會是中國最重要的嚇阻。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