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與命運的關係:孤兒能不能好好成長?(圖)
孩子是人類的未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從我剛見到先夫的媽媽,就總聽她說,她最苦了,從8歲就是孤兒,母親去世,她爸爸讓姥姥、姥爺照顧她……以前我作為兒媳從來不反駁,只是聽著一言不發。在先夫走以後,她又說她最苦,從小就是孤兒,現在老伴兒和兒子又同時去世,並且對我孩子們說:「你們沒福啊!這麼小就沒爸爸了……」
婆婆悲觀、抱怨、氣人有、笑人無,越看重錢和面子,就越窮,最後得病時因為怕去檢測被歧視,釀成現在家裡這麼大的災禍。但是我和我有血源關係的兩個女兒就沒像他們那個。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不是沒有道理的。
家裡出事後,她開始對我孩子說這些負面的話,我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一個是她不再是我的婆婆、而是我孩子的奶奶了,我跟她講道理算不上不孝了;再一個孩子是人類的未來,她的悲觀性格已經影響了兒子,讓兒子在遇到魔難時難以坦然面對,我絕不能讓她這種自憐的悲觀性格再影響我的孩子們。於是我告訴她:「您這樣真算不上孤兒,只是8歲沒有媽了而已,還有爸爸、姥姥姥爺、舅舅。」我開始跟她講我家的故事。
我爺爺很小就沒媽,父親續弦不久也去世了。他和弟弟很小被後媽帶到王村,所以我家老家的親戚全都姓王、而不姓李。因為不能讓後媽負擔太重、他12歲就離開保定老家,去綏遠(呼和浩特)做學徒工。學徒沒有工錢,師傅只給食宿,出徒了按說老闆該給錢了,又把他趕走了,可就這樣的家庭條件,我爺爺竟然學成了建築工程師,在民國是少有的技術人才。他性格特別好。
我母親是遺腹子,出生時闖關東的父親已經病死在異鄉,9歲時母親也去世了。她和二哥到東北投奔姑姑。她每天四點天沒亮就要澆菜園,澆完才能去上學。姑姑的長子是軍官,在朝鮮戰場被警衛員打死了,姑姑失去生活來源也不能養她了。她二哥學業、工作都非常出色,多次被報紙報導。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當老師後就養她,可是又得癌症去世了。她又到北京投奔大哥,大哥原來是傅作義的兵,從朝鮮戰場撿了條命回來,家裡有三個孩子,太窮沒她的飯。她就去考管飯的科學院技校,正好度過了大飢荒,別人家都吃不飽了,她卻因為學校管飯度過了飢荒。分配到研究所工作,遇到了我高富帥的爸爸。媽媽雖然命運多舛,卻樂觀自立,能歌善舞,被我爸看上了。
我爺爺和媽媽從來不說自己是孤兒,也從來不說自己最苦。日子就會越過越好。相比之下我婆婆那點苦算什麼?她人生後來的苦都是自己想不開一步步導致的。
婆婆想反駁,說:「你不知道,我姥姥家太窮了,只有兩條被子。」她這家人總是把東西看得比人重要。我問她:「如果我媽有的選,您覺得她是會選有被子,還是有爸爸、姥姥、姥爺和舅舅呢?」
我又告訴她,我去年去看髮小,我們小時候在一套公寓裡住了七年。說起小時候沒聊過的各自的家事,髮小很驚訝我媽竟然是孤兒,說:「杜阿姨總是那麼樂觀,總是在唱歌。歌唱得那麼好聽,一點也看不出孤兒!」髮小說起她的媽媽,九歲時母親去世,她爸爸帶著她和她三個哥哥生活,再沒娶妻。她媽媽9歲起就成了家裡唯一的女人,家庭起居需要她照顧,生爐子被燙是常事兒。我說:「就是啊,那個年代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很難父母雙全。但是你媽媽也特樂觀,咱們小時候很多玩法都是她教的。」阿姨把肥皂盒裡泡上水,溶解粘在盒裡面的肥皂,用紙卷幾個管子,我們公寓的陽臺在我家房間,我們就一起站在陽台上往樓下吹泡泡。髮小遐想著,說:「是啊,我媽是很會玩……」
我告訴婆婆,我們要想的不是孩子們怎麼苦,而是在這個條件下怎麼讓她們好好成長。要想把境遇往好裡變,就多去看別人的苦,少體會自己的遭遇。我媽教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她給我講她的人生,從來不是她最苦,失去這個親人又失去那個親人,而是在她遇到這樣的困難時,這個人幫了她;在她又遇到那樣的困難時,那個人又幫了她,所以她才能長大。她教我的都是要感恩。我從小看到的就是我們家不停給不同親戚送東西,因為他們曾經在不同時候幫助過我媽媽。科學院很多家庭父母都是大學生,我媽媽中專畢業後雖然自學了大專文憑,但是畢業時正好趕上文革,所有人的工資都凍結了。我家工資比別人家本來就少很多,又要幫助親戚,可我們不覺得自己家更窮了,而是看到親戚回信說他們沒有糧食時收到我們的白麵就不發愁了,我們很快樂。
跟婆婆談了這些後,她很少再說自己最苦、從小就是孤兒了。有一次我陪她去看病,路上她跟我說:「我小時候看到同學們哈哈大笑,唱歌跳舞,我也很想那樣,可是就總是悲傷,總是不能加入別人的熱鬧,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媽了,跟她們不一樣。」看來婆婆開始意識到這樣的性格不好了。
米開朗基羅大師就是孤兒,我覺得那是老天給他安排的成為藝術家和建築大師的路。以後我要在寫米大師的作品時介紹一下他的人生。生活中的苦難好好利用就是人生靈性大的成長。
一位歷史頻道博主說:「真正從苦難裡走出來的人,從來不認為自己經歷了什麼苦難,對他們而言,那不過是另一種體驗。而那些自稱經歷了苦難,走出來的人,不過是脫了人皮,換上了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