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辰 最需注意甚麼事?(組圖)
大年初九是「天公生日」,是玉皇大帝的誕辰日。圖為玉帝局部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民間認為,女媧造物時把第九日訂定為「天日」,因此黃曆大年初九(2023年1月30日)被視為「天公生日」,也就是被視為統領世間萬物的神--玉皇大帝的誕辰日。於是,百姓為這一天舉行了「齋天」等活動。
民眾在初九這日祭拜玉帝時,都會進行三跪九叩之禮,藉此表達虔誠之心,古人也都是以象徵著最大的數字「九」來代表帝王、極陽之數。因此,「九」也被視為天公的誕辰日期。民間傳說,初九下午正是玉皇大帝返回天宮,要接受諸位神仙祝賀之時,百姓也會在此時感謝玉帝的照顧,同時不忘祈求在未來的一年裡,繼續獲得庇佑。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玉皇大帝可謂是位階最高的神祗,此信仰幾乎貫穿臺灣民眾的生活及生命經驗。民眾敬奉諸位神靈的儀式,以拜天公儀式最顯得隆重、尊崇、繁複。其實,無論是個人的生老病死或婚喪喜慶或社會群體的年節慶典,都與天公的儀式產生了聯繫,其中包括結婚、祈求長壽、生子等屬於個體或家庭層面的儀式,以及祈求農作物的豐收、鄉鎮村的平安儀式等族群層面的儀式。
特別是在新年舊年交替期間,民間更是從小年夜就開始祭拜玉帝,並一直延續至大年初九。而在祭祀玉帝的儀式中,臺灣部分地方甚至會特別以頂桌、下桌區隔葷素,玉帝的崇高地位在這些祭祀儀式當中,被鮮明的彰顯而出。透過民間流傳的諸多傳說故事,不難看出社會百姓的信仰觀念--推崇天地運行及天意之崇高。
但另有中國研究表示,雖然玉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神,但因為其職掌的範圍過於廣泛而不具體,致使百姓對於他的禮奉較為籠統,而民間對於舉行玉帝誕辰的禮俗儀式亦然。像《中華全國風俗誌・吳中歲時記》即載述了相關禮俗:「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元妙觀道侶設道場於彌羅寶閣,名曰齋天。蔡雲《吳歈》云:『七日為人八日穀,誰祈人壽穀豐登。慣聞九日朝天去,香市穹隆第一層。』」
其實,如若要追溯中國人的敬天信仰從何時開始,實難達成,但「敬天」思想的歷史的確久遠。不過,早期的「天」、「上帝」僅僅是抽象理念,直到道教將「上帝」化為有血肉的「玉皇大帝」,統轄天庭及眾神祇,甚至出現了皇子皇女。
總之,以「神道設教」的道教自東漢初起之後,開始以擁有眾多神仙、真人等概念深植民心。所以,可謂是道教將「天」予以神格化,說祂居住在天上的「黃金闕、白玉京」,掌管卅三天及七十二地,被尊稱為「玉皇」。
圖為玉皇上帝。(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不能用來拜天公的供品
在祭拜物件上,民間素來有相關禁忌。民眾多半喜歡擺放象徵「圓滿」的圓形水果,至於不能擺上供桌的水果,如下:
1、帶有不雅之意的「番」字輩水果,例如:番石榴、番茄等。
2、氣味重的水果,例如:氣味既怪異又刺鼻的榴槤等。
3、造型不適合拿來祭拜的釋迦。
4、為了避名諱,道教不宜使用與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名耳)同字的李子。
5、為了表示虔誠,不適合使用外來種水果來供奉:例如:楊桃等。
6、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在食用後排出體外的多籽水果,並不適合做為供品,例如:番石榴等。
參考資料
溫宗翰〈初九天公生〉
溫宗翰〈過年談臺灣人的天公信仰〉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臺北:百觀出版社,1993)
李光真〈中國人的「老天爺」——玉皇大帝〉《台灣光華雜誌》
楊登嵙 〈2023初九拜天公該準備什麼?何時拜才最有誠意?命理老師揭8大禁忌:沒做到這件事可能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