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習近平難堪?中國學者稱民營經濟不具合法性(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一貫支持民營經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一貫支持民營經濟,官媒也找民營企業家訪談,希望為經濟出力。但是,輿論風波再現,有中國學者表示,市場經濟是計畫經濟補充,民營經濟不具有合法性。

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再次引發經濟觀點論戰。

中國學者儲殷稱,「中國的市場經濟是作為計畫經濟的補充發展而來的」。並且他給民營經濟定義為是個意義上的工具,不具有合法性。「私人財產要為民所用,不然是無序」。

胡錫進和司馬南等人也紛紛發文,或在攪渾水,或隨聲附和。

中國經濟學者馬光遠發文批駁稱,市場經濟從來可不是計畫經濟的補充,計畫經濟早已經被徹底否定。之前講私營經濟是補充,但隨著私營經濟的壯大,後來在憲法層面也明確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鳳凰財經1月25日刊載的文章也表示,鼓吹民營經濟不合法,難道下一步要整改取締?私企合法納稅提供就業,獲得的私人財產應該受到保護,不能被定義為無序,這個概念很可怕,後果很嚴重。否定了民營企業,也讓處境艱難的民營企業更難。

經濟界與官方公認的是,民營企業創造了50%以上財政收入;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就業,民營企業佔全部企業的90%以上。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近日披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從根本上重新規劃外交和經濟政策,目的是改善嚴重惡化的外交關係,並提振緊張的中國經濟。

報導引述中國官員和政府顧問說法,做出這一改變的原因,是來自經濟、社會、外交的綜合壓力已經到了臨界點。

在經濟方面,主要目標是恢復中國放緩的經濟重現增長、改善民生和穩定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並想辦法支撐數十個地方政府的財政與債務危機。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上個月18日頭版報導披露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細節。關於會議提出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習近平稱,「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也是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幹過來的。」

在習近平的定調之下,中國各級官員已開始對商業領域使用近年來未曾用過的友好語言,試圖說服民營企業,讓它們相信官方正在把經濟增長作為優先事務。

不過,曾在中國央行工作的經濟學家向松祚不認為北京當局對商業領域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表示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官方使用的語言有所軟化。但是,政府與企業的緊張關係依然存在,因為官方要保持對民營企業的控制。

官媒《陝西日報》1月10日報導,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從省級有關部門、業務主管單位選派25名優秀年輕幹部、進駐25個省內「重點非公營企業」擔任駐企第一書記。報導稱,這是「助力非公黨建提升,助推民營企業發展。」

中國經濟衰退之際,第一書記駐企引發輿論質疑聲浪。官方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定義是除了中國大陸國有企業外,民營企業、外資、港澳台商企業均在列。

胡錫進也承認,由於省委組織部的權威很高,這些派駐非公企業的第一書記身上自然帶了某種權威,他們如果想直接參與、干預企業的經營,應該能夠做得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