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英媒:20天走完歐美國家3年的路 北京面臨中國新年疫情壓力(圖)

 2023-01-16 19:5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7
    小字

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假期的交通出行高峰期,圖為2023年1月15日的上海虹橋火車站。
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假期的交通出行高峰期,圖為2023年1月15日的上海虹橋火車站。(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月16日讯】(看中國記者聞天清編譯)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頻頻敦促公開中國COVID-19疫情信息的情況下,北京當局承認中國疫情僅用了20天走完了歐美國家3年的路。然而,隨著中國新年臨近,北京當局將再次面臨著新的疫情壓力。

英媒:北京承認中國疫情十分嚴重

英國路透社報導,COVID-19疫情於2019年底首次爆發後,北京當局採取了十分嚴格的「封城」等防疫措施,然而2022年12月底突然完全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導致病毒在中國14億人中不受控制地傳播。

1月14日,北京當局宣布,與以往數據相比,2022年12月8日至1月12日期間約6萬名COVID-19確診患者在醫院病亡,增幅很大。此前,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批評北京當局的疫情數據沒有反映出中國疫情的規模和嚴重程度。

報導引述一名醫學健康專家評論分析稱,即使北京當局公布疫情數據很可能不包括很多在家中死亡的染疫者,尤其是醫療系統十分薄弱的農村地區。數名醫學專家預測,今年中國將有超過100萬人染疫身亡。

1月15日,微博公眾號「新浪熱點」15日轉載《中國新聞週刊》一篇專訪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蔡洪流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專家,參與過2021年河北石家莊、2022年吉林長春、上海、海南三亞等地方COVID-19防疫。

蔡洪流表示,北京當局宣布實施「新十條」防疫措施之後,中國境內染疫人數暴增的速度超過了政府官方的預估。他說:「我推測中國感染人數的上升可能會花3個月走完別的國家3年的路,實際上我們花了不到20天」。不過,浙江自從2022年12月中旬逐漸進入COVID-19重症高峰,疫情還沒有明顯降溫。

中國新年假期將是北京疫情新的考驗

在1月21日中國新年假期之前,中共官方媒體充斥著有關農村醫院和診所增加藥品和醫療設備供應的報導。

路透社報導引述中國《紅星新聞》消息稱,陝西省一名當地醫生在新聞報導中說:「我們村的這一波COVID-19疫情高峰已經過去,但臨近中國新年,仍有留守村民,特別是老年人,存在著二次感染的風險。」「如果抗病毒和其它藥物足夠充裕的話,我會更有信心。」

隨著中國新年的鄰近,滿載行李的旅客開始湧向北京、上海等中國特大城市火車站,返鄉過新年。最近數日,北京主要火車站擠滿了準備離開的旅客。為滿足前往安徽省東部地區旅客需求,在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已增加臨時夜行列車班次。

北京官方預估,中國新年假期前後數週內,中國境內交通運輸客流量將超過20億人次。北京當局公共衛生專家擔憂,這可能會加劇醫療能力與設備比較不足的地區的疫情。

與此同時,1月14日,從中國大陸抵達澳門賭博中心的人數超過5.5萬人,這是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單日人數。香港政府宣布,在1月18日至1月21日期間,通過指定陸路邊境管制站前往大陸的人數將從每日5萬人增至6.5萬人。

WHO稱中國嚴重少報染疫亡者 北京當局不以為然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近期消息,在新聞媒體記者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自從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疫情達到頂峰以來,全球範圍內共享變異病毒株序列的數量下降了90%以上,共享變異病毒株序列的國家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一。「我們敦促所有正在經歷疫情高峰的國家增加測序,並分享這些序列。」

世界衛生組織(WHO)病毒進化技術諮詢小組(TAG-VE)發布了一份報告,對2022年10月首次出現的Omicron新的亞變異病毒株XBB.1.5進行了評估分析。目前,已有38個國家地區分享了相關變異病毒株序列,主要是來自美國。「根據病毒株遺傳特徵和早期增長率進行推測,XBB.1.5可能導致染疫人數持續增加。」

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強調了病毒檢測的重要性,這有利於跟蹤變異病毒株和確保高危人群得到足夠的防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全球有11,500人死於COVID-19。對此,譚德塞說:「鑑於中國對COVID-19相關死亡的報告不足,這個數字基本肯定是低估的。」他還敦促各國提供按照年齡和性別分類的疫情數據。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說:「WHO仍然認為,中國的死亡人數嚴重低報,這與所使用的相關死亡定義有關,鼓勵公共衛生系統和醫生報告這些死亡病例,而不是勸阻。」

台灣中央社報導,2022年12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說明解釋了北京當局有關染疫死亡的定義。中共官方將檢測為陽性反應、死於呼吸衰竭的患者歸類為染疫死亡,但因其它慢性病或心臟病發作等死亡患者,即使生前確診感染COVID-19也不會被歸類為染疫死亡病例。

美國之音1月12日報導,中共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認為,目前,中國沒有必要追究每一位患者的死亡原因。「當前重點對全球來說,都是要度過大流行,度過新冠是一個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回過頭來再研究這種死亡到底是怎麼一個歸類。」

關於染疫死亡病例歸類,梁萬年說如果全球不能形成共識的話,「各個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歸類」。

根據北京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以來,中國14億人口中僅有37例與COVID-19染疫有關的死亡病例。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