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北京一名防疫人員守在一個檢疫設施的門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月11日讯】香港浸會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高敬文表示,現今中國人正在回歸的世界,可說是一個更加多疑的世界,還有點敵意,至少發達國家是這樣。發達國家正在與北京展開冷戰,並進行地緣戰略層面、技術層面,以及意識形態層面之戰爭。這將對於歐美與中國之間的人文及經濟關係產生了影響。
據《法国世界报》(RFI)報導,中國在經過3年與世孤立之後,在1月8日重新敞開了國門,不再對於抵達中國領土者實施強制隔離。《法國世界報》的上海通訊員西蒙·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指出,這個措施是中國對世界重新開放之關鍵一步,在這為時3年的與世界隔離,導致中國的經濟、中國之形象,以及中國人民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
西蒙·勒普拉特表示,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是回歸正常,是能夠在沒防疫限制措施之情況下旅行,對於中國和中國領導人來說,這是在經歷3年的自我捲縮之後,再重返國際舞臺;對世界經濟來說,2023年將會是中國重回第二大經濟體且能激發消費需求的一年。不過貿易的復甦,應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一個更為多疑的世界
勒普拉特回憶稱,中國在2020年3月關閉邊境。在一夜之間,中國幾乎已經不再給外國人頒發簽證,僅有那些已在中國的外國人才可以續簽。在接下來的3年內,只有工作及商務簽證才能獲得批准。因為各地方當局所採取的措施疊加,到達中國的旅客必須接受2至3周、有時長達6周之隔離。在清零政策之高峰期,國際航班的數量減少達98%。
中國領導人將自己也給孤立了。習近平在2020年1月到2022年9月期間,也未離開過中國。
在3年的與世孤立之後,在現階段,中國公民、持有商務簽證者或者探親的人,他們出國更加容易了。但目前航班仍稀少且價格相當昂貴,重新開通航班對於航空公司而言,需要數周的時間。另外,有很多中國人還須辦護照,因為他們的護照皆過期了,在過去3年中,必須有特別讓人信服的理由,才可以獲得或者更新護照。此外,目前中國正處在COVID-19感染的大浪潮階段,致使中國人很謹慎,即使是在國內的旅行,亦沒有以前多。
勒普拉特說,中國敞開了國門,正在回歸國際舞臺,可是中國正在回歸的世界,卻已與以前不一樣了。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學的教授高敬文認為,中國人正在回歸的世界,是一個更為多疑的世界,甚至還帶有點敵意,至少發達國家是這樣。如今發達國家正在與中方進行冷戰,並展開緣戰略層面與技術層面,以及意識形態層面的戰爭。這將會對歐美與中國之間的人文及經濟關係產生影響。
就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間的關係,亦將不得不經歷一個調整的階段。高敬文稱,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不同,因為發展中國家之發展,經常需要中國方面的援助、貸款,以及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如今中國的回歸,將促進重新建立聯繫,尤其是重新啟動“一帶一路”專案。
中國缺乏透明度
發達國家不信任的一個跡象是,有許多發達國家對於來自中國的旅客,要求他們必須出示核酸的檢測結果,主要是因他們害怕看到有新的變種病毒傳入。對於其領土上存在的病毒變體之基因排序,中國方面幾乎已停止了與國際社會分享。如此的缺乏透明度,令人想起COVID-19疫情剛開始爆發時北京的態度。在COVID-19爆發不久,中國就關閉邊境,中國之研究人員、外交官、商界領袖,以及遊客都與國際斷了直接交流。這一切皆無法淡化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某一些負面印象。
中國似乎已意識到所造成之損害,至少於經濟領域上意識到了。在2022年底,湖北、浙江、吉林與深圳等都派出了代表團前往歐洲、非洲、日本與韓國進行招商,試圖恢復經濟聯繫。
就此,中國歐盟商會的副主席代開樂(Carlo D'Andrea)評論稱,這些有時是100多人的代表團,他們來歐洲拜訪企業、投資者和各機構,試圖來重新點燃樂觀情緒,並將投資帶回到中國。我們希望可以真正恢復人與人之間之互動,因對於歐洲企業而言,在中國做生意已變得非常複雜了。我們希望對於中國的商業環境,能夠有更多的可預測性,而這在過去3年的時間內,受到了COVID-19清零政策的影響。
責任編輯: 王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