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會議與14年戰略 中國內需為何難?(圖)


官方政策重創經濟,中國內需不振消費十分低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2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發布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五度提及內需,但在官方政策重創經濟的情況下,內需不振消費十分低迷,未來是否會有起色?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盪不安,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度提及內需,例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等。

12月17日,據中國時代財經報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今年消費活動受到明顯影響,消費回暖對促內需、穩增長意義重大。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和擴大消費,促進內需加快恢復。

中泰證券政策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楊暢認為,在擴大內需過程中,消費和投資有望進一步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中國官媒央視12月14日報導,中國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顯示,「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

綱要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促進經濟循環的關鍵支撐。依托國內大市場,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場資源。

綱要展望2035年,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遠景目標是:消費和投資規模再上新台階,完整內需體系全面建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雖然北京當局提出長達14年的內需戰略目標,但中國官方發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內需不振消費暴跌。

中國國家統計局在其網站發布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兩個月下降,11月同比下降5.9%,下降幅度超過預期。10月同比下降0.5%。

自5月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未出現過如此大幅度的下降,當時上海等城市陸續處於封城狀態。

上週以來,北京當局對「清零」防疫政策放寬,包括封控和隔離限制措施大部分已經解除,但是,同時這一改變引發很大的不確定性,使許多中國人擔憂,從而不願去商店等消費場所。

據自由亞洲電臺12月16日報導,針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需求收縮,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分析指出,需求收縮實際上是在承認中國老百姓購買力在下降。在其它國家,例如美國在瘟疫期間,政府給民眾發了很多錢,所以購買力非常強勁。中共政府從來沒有給老百姓發錢,相反,封城期間,因為沒有工作,很多人都沒有任何收入,沒有過高的購買力。

美國羅耀拉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丁弘彬表示,中國這幾年狀況都很不好,習近平希望人們能夠把最近幾年因為「清零」比較保守的消費、投資習慣,改為轉向至少是中立,或是更積極的去消費或是投資,這樣對中國的整體經濟才會有幫助。

對於未來的消費如何變好,中國國際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撰文認為,人均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居民消費佔GDP的比例,中等收入人群佔總人口的比例,要想消費長期向好,就要解決這三個指標的提升。

文章認為,現在穩消費都是穩市場主體,是從供給側精準施策。穩住一家小商小販,就穩住幾家人的生計。但也要從需求側綜合實策,僅僅靠供給側穩消費是穩不住的。擴大消費,首先要讓老百姓有錢。當前中國擴大內需和外需轉弱沒有直接關係,大國都是主要靠擴大內需來支撐,中國不會再是和過去四十年的發展模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