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范仲淹行善積德教子良方(圖)

 2022-12-02 2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范仲淹
范仲淹自奉儉約、廉潔不貪,言傳身教影響後代。(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歷史上有名的文人范仲淹,他雖然位居高官,俸祿豐厚,但卻能護佑子孫富貴綿長,他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孫曾輩又再發達,代生賢良,歷八百年而不衰,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自奉儉約廉潔不貪

范仲淹(989~1052)自幼好學,曾在僧舍讀書,因為家貧,每日只煮一碗,分為四份,早晚吃兩份。冬天讀書疲憊時,便以冷水洗臉來提振精神。當時,地方長官的兒子看他終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給他,他竟一口也不肯嘗,反而說:「我已安於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後怕吃不了苦。」

范仲淹兩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謝氏孤苦無依,只好帶著他改嫁朱家。後來他離家在醴泉寺裡讀書時,偶然發現自己的房間中埋藏著一罎子白銀,他一聲不響地將它掩蓋好。後來范仲淹做了大官,寺裡僧人向他募捐,他寫信回去告訴他們銀子一事,僧人們果真在他原來住的房中找到了白銀,並由衷地讚歎說:「他做官,百姓放心了。」

開辦蘇州郡學、創設「義莊」

在蘇州做官時,范仲淹買下了蘇州的南園,原本打算作為自己的住宅,後來聽風水先生說:「此地風水極好,後代定會公卿輩出。」他想,這裡既然會出公卿,不如當作學堂,讓全蘇州人的子弟在此受教育,使更多的人都興發顯貴。於是,他在這裡創設蘇州郡學,並請來名師授課。蘇州郡學後來則成了當時著名的學校,培育了不少人才。

晚年時,范仲淹還用自己多年節省下來的俸祿,在蘇州近郊購買了千畝良田,稱為「義莊」,用收來的租米救濟貧窮的族人。他選用一些辦事公道的人來處理「義莊」的事務,給貧窮的族人每人一天一升米,一年一匹布,並為他們的婚喪嫁娶、科舉考生提供資助。此後雖經朝代更迭,范氏「義莊」依然運作良好,一直持續了八百多年。

言傳身教影響後代

范仲淹不僅自己生活儉樸,還把它當作家風,代代相傳,對後代影響很深。

范仲淹的次子范純仁也是一代名相,在他即將迎娶妻子進門前,原本想用綢緞做個幔帳,范仲淹知道後很不高興的對兒子說:「綾羅綢緞是用來做幔帳的嗎?咱們家素來清寒儉樸,怎麼能隨便壞了家風?你要是敢把綢幔帳拿出來,我就在庭院中一把火燒了它!」

范仲淹為參知政事時,曾命范純仁將俸祿五百斛麥子,用船載回蘇州老家。那時范純仁還很年輕,船過丹陽,上岸時見父親的老友石曼卿,得知石家當時處境十分艱難,三個家人去世都沒有下葬的錢,就將五百斛麥子和船悉數送給石家。范仲淹聞知此事,連連稱讚兒子做得對。

如果人在顯貴後,只知道自己享受,住豪宅、開華麗的車子,過著奢華的生活,不願意伸出援手去幫助別人,就算給子孫留下錢財,子孫卻未必能守;留下詩書,子孫未必去讀;唯有留下陰德和正直儉樸、樂善好施的家風,才能護佑子孫平安幸福,富貴綿長。

范仲淹雖位居宰相高位,卻清貧一輩子,只把救濟貧苦、培育人才當成己任,其施仁行義的風範,不但令人讚歎,也護佑子孫富貴綿長,歷八百年而不衰。

来源:看中國週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