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溫和天氣令人自滿 歐洲應立即採取行動(圖)

隨著能源危機加劇,歐洲逐漸陷入「去工業化」。(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11月6日讯】(看中國記者程帆綜合報導)近日,國際能源署(IEA)敦促,歐洲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以避免明年的天然氣短缺。

儘管歐盟表示,已成功在今年冬季來臨之前將天然氣儲存量增加到了95%。但IEA在11月3日稱,明年的挑戰有可能會更大,因為溫和的天氣會令人產生自滿的感覺。

IEA稱,隨著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減少,及歐洲天然氣需求因節能和高價格而下降,預計明年全球天然氣市場將繼續吃緊。

有能源署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的一份關於2023/24年歐洲供需平衡報告上提道,在需求較低的夏季,歐洲可能面臨多達300億立方米(bcm)的天然氣缺口,這對於2023年補充其儲氣庫至關重要。

比羅爾說,這樣的差距可能會導致明年冬天之前的存儲空間只有65%,而不是95%。

該機構還表示,如果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完全停止流動,明年的供應量可能會進一步下降。此外,今年歐洲嚴重依賴的液化天然氣(LNG)競爭,可能會隨著中國需求的增長而加劇。

現在,歐洲成了這個冬天最受全球矚目的地區。在法國,為響應「象徵性節能措施」,巴黎埃菲爾鐵塔提前熄燈;而英國的加油站遇油荒。

歐委會預計,德國的工業部門今冬需要削減25%以上的天然氣消耗,特別在能源密集型行業,例如,鋁、化肥和化學品等。但這將導致其生產轉向廉價能源地區的風險,例如美國。雖然10月氣候異常溫暖,預期較溫和的冬季能夠推動價格走低,但美國天然氣成本仍僅是歐洲企業的五分之一。

公用事業E.ON管理委員會成員拉莫斯(Patrick Lammers)表示,現在許多公司開始停產,令歐洲逐漸陷入「去工業化」。

10月,歐洲製造業PMI跌至2020年5月以來新低,顯示歐洲正走向衰退。而德國在9月份的工業訂單降幅就已超過預期。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目前正在盡力防止工業活動下降。但根據德國工商總會(DIHK)公布一項針對2.4萬家企業的調查,作為工業強國的德國,已經有許多企業因能源成本而被迫縮減規模。

分析師認為,過去幾十年來,歐洲工業便一直轉移生產至勞動力更便宜、成本更低的地區,而這場能源危機使外流更加惡化。

牛津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克拉爾(Daniel Kral)警告,如果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歐洲工業將逐漸失去競爭力,工廠被迫關閉並轉向擁有大量便宜頁岩油的美國。

歐洲金屬產業協會(Eurometaux)赫倫(Chris Heron)表示,重啟一家鋁冶煉廠的成本需要3.94億美元,由於歐洲經濟前景不明朗,重啟的可能性很小。

他進一步補充道,「從歷史來看,當這些工廠臨時關閉,就會導致永久性停工」。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