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版核態勢報告缺項引擔憂(圖)
將針對中共量身訂製核威懾戰略
美國B-52遠程戰略轟炸機 (Photo by Smith Collection/Gado/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1月4日訊】在中俄擴大戰略武器庫規模之際,拜登政府取消了數十年來使用核武器抵禦未來威脅的政策,引起專家擔憂。該報告也強調,美國將針對中共量身定制核威懾戰略。
最新五角大樓的《核態勢評估》悄悄地取消了美國核武庫作為「對沖不確定的未來」的正式角色。然而,這個角色被包含在川普政府的2018年核態勢評估和之前的三份評估中。
核政策分析人士告訴《華盛頓時報》,這項改變可能導致數百件儲存的核武器被銷毀。國防消息人士告訴《華盛頓時報》,這項政策轉變意義重大,因為將破壞達成軍備控制協議的努力,並削弱對意外核威脅的威懾力。
五角大樓高級官員證實,拆除對沖語言消除了核武器的正式角色。這位官員說,美國「不會在強大的武器控制框架之外進行核力量的單方面減少。」「NPR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核計畫進行了清晰的評估,並認識到在當前安全環境中減少對核武器的依賴是受到限制的。」
拜登政策將美國核武器的使用限制為三個角色:阻止戰略攻擊;確保盟友和夥伴;以及「若威懾失敗,則實現我們的目標」。
2018年的核姿勢審查明確提出了第四個角色:作為「對沖未確定未來的能力」。四年前的評論說,儘管美國為減少全球核武器的作用而努力,但潛在的核對手「絕對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針對中共量身定做核威懾戰略
2022年《核態勢評估報告》提出,未來幾年,中共領導層可用的核選擇範圍將擴大,使其有可能採取核脅迫和有限的核首次使用來實現目標。美國將對中共採取「量身定制」的方式,並可能考慮調整美國核戰略和力量。報告寫道,「我們的目的是防止中共錯誤地斷定它可以通過使用任何核武器獲得優勢,無論是多麼有限的使用。」
美國智庫國家公共政策研究所高級分析師科斯特洛(Matthew R.Costlow)告訴美國之音,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的主要優點是保留美國的「核三位一體」(戰略轟炸機、潛射彈道飛彈、洲際彈道導彈),沒有採用「不首先使用」或「唯一目的」這一盟友反對的核宣示政策,並留有「調整」美國核力量態勢的可能性。
科斯特洛也批評報告沒有要求在2030年前增加美國核武庫。「報告低估了在中共入侵臺灣的情景下,威懾失敗的嚴重性和可能性。」他說。
美國戰略風險委員會(The Council on Strategic Risks)傳播總監法西尼(Andrew Facini)說,2022年《核態勢評估報告》比2018年版本更為謹慎,「在硬件和系統方面,川普政府是為更多新武器項目開綠燈...而拜登政府繼續一些武器現代化計畫,同時停止或取消其他計畫。」
取消「海基核巡航導彈」引發爭議
2022年《核態勢評估報告》還決定退役B83-1核航彈和海基核巡航導彈(SLCM-N),但將繼續推動核武庫現代化,升級核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改善生產和維護類基礎設施,發展「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替換「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發展新型空射遠程防區外核巡航導彈、將搭載戰術核武器的F-35戰鬥機部署在歐洲等等。
但法西尼認為,取消海基核巡航導彈有利於降低美國與中共等競爭對手關係的風險,但美國繼續關注「低當量」核武器和具有雙重能力的常規或核系統仍然讓人擔憂。
而美國傳統基金會核威懾和導彈防禦政策分析師蓋勒(Patty-Jane Geller)指出,美國國會似乎已表明有意推翻取消海基核巡航導彈的決定。他呼籲拜登政府修改戰略並與國會合作,將國家安全置於政治目標之上。「由於核武器對美國構成了唯一的生存威脅(existential threat),美國人民需要一項嚴肅的戰略,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日益增長的核威脅。鑑於本文件試圖以不加強國家安全的方式降低核武器的作用,我不確定這是否符合該標準。」她說。
美國核力量重要負責人、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Charles Richard)今年4月致函國會呼籲保留海基核巡航導彈,指出烏克蘭戰爭與中國的核現狀表明美國存在「威懾和保證差距」(deterrence and assurance gap)。
科斯特洛還建議,需向洲際彈道導彈安裝更多彈頭作為短期對沖,並且改善和擴大其在關島和美國本土的導彈防禦系統。
美中核軍控對話遙遙無期
中國裁軍大使李松10月28日在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上對美國《核態勢評估報告》提出批評。
美國國務院負責軍備控制的副助理國務卿貝爾(Alexandra Bell)11月1日表示,儘管美方做出努力,美中仍未就軍控問題舉行對話。
「鑑於中國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後的承諾與美國在該條約下的承諾相同,即真誠地進行對話以停止軍備競賽,(中國不願參與對話)這有點令人驚訝。沒有任何註釋規定中國不必參與,除非它願意。」他說。
美國國防部負責核武器的副助理部長約翰遜(Richard Johnson)也表示,「我們並不要求(與中國)討論核武庫數量問題。我們只是要討論在兩國關係中安置一些護欄,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危機和誤判。」
約翰遜舉例說,中共拒絕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多種方式展現透明度,是一個真正的擔憂。「例如在中國建造的兩座快中子增殖反應爐(Fast breeder reactor)和後處理設施(reprocessing facilities),可以產生相當多的用於核武器的鈈(plutonium)……如果中國要製造這麼多的裂變材料,最好證明不打算將其用於軍事目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