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三酒四」這句俗語源於潮汕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茶三酒四」這句俗語呢?
其實,「茶三酒四」這句俗語是源自於潮汕話,當時的原話是「茶三酒四踢桃二」。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茶三」
潮汕人的茶桌上一般只擺了三個茶杯,意指喝茶三人為宜,即「茶三」。
那為什麼是「三」呢?
「三」這個數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個很有意思的數字。古人認為:「無三不成禮」。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無論是哪種說法,「三」的內涵終究都指向「和」一字。
明朝文人陳繼儒在《巖棲幽事》中,就曾專門提到過喝茶時人數的問題。他說:「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潮汕人在泡功夫茶時,無論客多客少,都是三個杯子。在斟茶時,三個茶杯會擺在一起,形成三位一體的一個「品」字,蘊意是人要講品行重心性。而且茶杯要避免一字排開,否則會給人在祭拜的感覺。
而既然是「品」茶,那也要分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講究層次和變化,讓喝茶人充分感受茶湯的豐富變化,尋找茶的真味。另外,潮汕工夫茶中,大家以三杯輪流喝茶,也體現了謙讓和公平之意。所以就有了「茶三」的說法。
當然不同地區的茶文化也會略有出入,例如有些地區在泡茶分茶時,總會故意留一個空杯,這時就會出現主人讓客人,晚輩敬長輩的謙和場面,也是茶文化的一種體現。
「酒四」
「酒四」,指喝酒四人為宜。
「四」這個數字,在傳統文化中也是個很特別的數字:像方位分「東南西北」,季節分「春夏秋冬」,梅蘭竹菊是「歲寒四友」,琴棋書畫是「文人四友」,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實際上,「四」也意味著均衡與對等,有著恰如其分的味道。
《禮記·鄉飲酒義》記載:「四面之坐,象四時也。」在潮汕,酒桌多為方桌,四人喝酒,正好佔四個方位,涵蓋了四時通轉之意。
相對喝茶的靜,喝酒講究就熱鬧些,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因為太多則容易生亂,過猶不及。
俗語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個人喝酒,借酒消愁愁更愁,容易傷身,無法排解心中鬱悶。喝酒要想喝得好,喝得開心,還是要人多一些。二人對飲,閒話家常,自然很好,但感覺還是略有落寞。三人喝酒,的確熱鬧一些,可行酒令,相互敬酒,總有些偏頗。四方桌,坐四人對飲,這才是真熱鬧。
「踢桃二」
「踢桃」在潮汕的方言中為遊玩之意。「踢桃二」則指出門玩耍則二人成趣。
出遊的話,2個人是非常適合的,自由自在,也不會過多意見,或是有人半途喊累,想要打道回府,掃大家的興等等。
「茶三酒四踢桃二」這句俗語也生動詮釋了潮汕地區的民俗風情,以及傳統文化優雅而美好的許多理念,能看出一個民族的特質。可惜在共產黨治理下的中國,許多優良的文化早已被破壞殆盡。
責任編輯: 姝慧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