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城一戰 明朝「北京保衛戰」(圖)


于謙為兵部尚書(今國防部長),全權統籌帝都的抵禦之戰。(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前情提要

西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國號大明,並將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趕出中原。退居塞北的元朝經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多次遠征後,勢力逐漸衰弱,內部嚴重割據,最後分裂成東、西兩大互為對峙的勢力;東蒙古稱為「韃靼」,西蒙古稱為「瓦剌」。

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瓦剌首領脫歡結束蒙古內部近半個世紀的兵禍,完成東、西蒙古的統一。脫歡去世後,其子也先承襲父職(太師之位),帶領蒙古恢復至元朝統治時的根基,並於正統十四年七月(1449年)大舉攻明。同年八月十五日,也先於土木堡殲滅明朝五十萬大軍,活捉親征的明英宗(朱祁镇),史稱「土木堡之變」。(詳見〈中秋驚變!明英宗「北狩」事件〉一文)

帝國陷入危急狀態

明英宗被俘的噩耗傳回北京,群臣聚泣於朝,其時瓦剌騎兵在長城內四處攻伐,恐將兵臨城下。侍講徐有貞以天象有變之由鼓吹南遷,其言:「驗之星象,稽之天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一時朝野人心浮動,「上下無固志」。

兵部侍郎于謙厲聲回絕:「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有鑑於南宋偏安一隅的歷史教訓,于謙決意死守帝都,其主張也獲得許多大臣及太后的支持,最終廷議乃抗戰到底,即刻進入備戰狀態。

積極備戰

首先是穩定「國無長君」的局面。明英宗親征前,命其異母弟郕王朱祁鈺居守京城。八月十五日英宗被俘,為了避免朝廷陷入群龍無首之境地,皇太后孫氏迅速於十八日頒詔天下,立英宗庶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時年二歲),命郕王監政輔國,撫安天下。又於二十一日遷于謙為兵部尚書(今國防部長),全權統籌帝都的抵禦之戰。

第二是嚴明朝廷綱紀,杜絕宦官再次干政。宦官王振因著明英宗的偏信,擅權專政,釀造土木之禍。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攝政朝議,群臣奏請誅殺王振九族以平眾怒。郕王未作回覆,群臣悲憤之下不顧朝廷禮儀,當庭毆死馬順、毛貴、王長等王振黨羽。一時「血漬廷陛」,朝班大亂,成為明朝史上有名的「群臣打架事件」。

郕王大懼即欲避入宮中,于謙排眾直前扶住郕王,請求郕王當眾宣示群臣無罪,王振黨羽罪該當死,才使得混亂的朝會逐漸安定。郕王應了群臣之請,下令王振一族無論老少全數斬首。

第三,擁戴郕王登基。瓦剌太師也先挾持英宗向明朝勒索;為不受瓦剌制約,以及穩定太子幼沖、皇權代理的惶惶人心,于謙等大臣於九月初六擁立郕王朱祁鈺登基,是為明景帝,並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也先聞知北京已立新帝,勒索謀利之計已然不成,遂改以「歸還英宗」之名進軍北京,引發後續的「北京保衛戰」。

第四,整軍備戰。明朝五十萬大軍包含精銳京軍(俗稱三大營)在土木堡之役中全軍覆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于謙奏請起復戰敗逃回的將領,並加強邊境軍鎮的防禦,如宣府、大同、居庸關與紫荊關等處,為京城爭取更多的整頓時間。諸如:分道徵調全國各地軍隊、民兵馳援北京,令工部加緊整治兵器鎧甲,動員官方及民間力量運送糧草,加固北京城牆、城濠、門閘等防禦工事……。

北京保衛戰

也先俘虜明英宗後,為整合蒙古各部意見,在十月才確定進攻北京,讓于謙有一個多月的備戰時間。如果沒有這一個多月,歷史可能會是另一個走向。十月初四,也先挾持英宗抵達紫荊關北口,此乃通往北京之咽喉要道;紫荊關告急,明朝緊急派兵救援,但為時已晚。也先攻下紫荊關,並於十月十一日出現在北京城郊。

武將石亨建議收兵入城,堅壁不戰,持久疲敵。于謙反對道:「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於是主張所有兵力(22萬)列陣於北京九門之外禦敵。于謙親自披掛上陣,親臨前線,命令關閉所有城門,下達軍令與敵人決一死戰!

十月十三日,瓦剌大軍進攻德勝門,于謙令石亨埋伏兵馬,遣少數騎兵誘敵;敵軍以萬騎侵入,明軍伏兵齊擊,大敗瓦剌於城下,也先之弟孛羅和平章卯那孩身亡。瓦剌軍隨即撤退,轉攻西直門,都督孫鏜迎戰,石亨亦分兵增援;瓦剌再轉攻彰義門,副總兵武興與都督王敬率兵接戰,挫敗瓦剌前鋒;不料,內官率數百騎衝入場上,企圖爭功,打亂明軍陣勢。瓦剌趁勢反擊,明軍敗退至土城,危急之時,土城一帶居民「號呼投磚石擊寇」,待援軍趕至,瓦剌軍才倉促退去。

兩軍相持數日,也先屢攻不利,又悉知明朝各地勤王師將至,恐怕後路被斷,遂持英宗北退。于謙命明軍趁勝追擊,把瓦剌大軍趕出塞外,北京保衛戰才宣告終結。

本文留言

作者穆臻 編輯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