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多國軍艦從夏威夷港出發進行2020年度環太平洋軍演。(美國海軍推特)
【看中國2022年10月10日訊】(法廣RFI)法國《世界報》網站上刊出一篇地緣政治文章,題為「中國海軍實力迅速增長讓人擔憂」,專訪在法國戰爭學院教授海軍戰略的歷史學家馬丁.莫特,分析新世界地緣政治中各國海軍戰略部署及其面對的技術革新和新的挑戰,認為"我們進入了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莫特也分析俄烏戰爭中雙方對海域爭奪的關鍵戰略要素及原因,更特別強調,新的世界地緣政治首先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海軍鬥爭。
中美海軍比較
馬丁.莫特認為,自21世紀初以來,中國的艦隊已經增加了兩倍,為了追趕並超越美國的力量,北京知道要在公海上和沿海地區下賭注。目前中國海軍的規模在單位數量上已經超過了美國海軍,但也有短板,比如在噸位和水兵數量上仍然遜色,同時中國海軍在技術上也不如美國海軍先進,但中國打算在這一領域繼續進步並超越美國。這也是中國人想要獲得核動力航母的原因之一。但北京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他們幾乎沒有高強度海戰的經驗,而美國人在這方面卻有豐富的傳統。所以,即使中國在噸位和技術上與美國平起平坐了,但真正的戰鬥文化也很難獲得。
莫特指出,中國艦隊的驚人增長也同樣令人擔憂,而且不僅僅是針對對美國。近年來,地中海地區的中國軍艦已經多於法國軍艦。中國已經在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建立了商業存在,與土耳其有聯繫,並且正在向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示好。為了確保其進入非洲和地中海的通道,中國在於2017年在吉布地開設了一個氣派的海軍基地。它正在把它的棋子推向格陵蘭和冰島,以便有一天能夠通過北冰洋向歐洲投射......。
對於如何看待烏克蘭戰爭中的海上問題?
莫特說他堅信進入黑海是俄羅斯人的主要目標之一。控制連接白海和黑海空間的意願確實也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條武力線。究其地緣政治原因,這一地區的緯度分布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資源,包括白海的鯡魚到克里米亞的葡萄,再到烏克蘭豐沃的小麥地,誰控制了該地區,誰就可以通過黑海向地中海出口產品。這方面的關鍵點是1774年,當時俄羅斯人從奧斯曼帝國及其韃靼盟友手中奪取了烏克蘭海岸和克里米亞,他們建立了敖德薩、尼古拉耶夫、赫爾松、塞瓦斯托波爾和馬里烏波爾等地。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俄羅斯人,包括普京都認為他們對這條海岸線有歷史性的權利。但在國際法上看,它屬於烏克蘭,烏克蘭1991年從俄羅斯獨立後對進入黑海的需求並不比俄羅斯少。
對俄羅斯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克里米亞。這個半島的戰略價值來自於它向黑海中心延伸了200公里,因此便於控制;它也是2015年以來俄羅斯干預敘利亞的後方基地。另外還有一個身份問題:克里米亞是從穆斯林韃靼人手中征服的,並三次抵禦來自歐洲的力量——1854-1856年的法英軍隊、1918-1920年的法國軍隊以及1941-1942年的德國軍隊。因此,在俄羅斯民族主義者的眼中,它是一種聖地。其人口主要是俄羅斯人,而且似乎非常支持普京。但要去克里米亞,俄羅斯人必須穿越亞速海。亞速海在18世紀末成為征服半島的跳板,並在半島受到攻擊時成為保衛半島的後方基地。亞速海也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因為它的港口,特別是馬里烏波爾,被用來出口烏克蘭東部的穀物和頓巴斯的鋼鐵生產。這就是為什麼這片海域在俄羅斯人對基輔的最初攻勢失敗後成為他們的第一個目標。至於敖德薩,它是烏克蘭的主要港口,因此是其經濟關鍵資產,因此俄羅斯也要努力奪取它。俄方一再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征服整個烏克蘭海岸線,包括敖德薩,從而剝奪烏克蘭的出海口。另一邊,烏克蘭人說他們想收回自2月以來失去的所有地區,甚至包括克里米亞,如果實現,就意味著俄羅斯人將失去大部分的出海口。因此,很難看到戰爭會如何結束。
在此背景下,還要加上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競爭因素。莫斯科最擔心的是,黑海將成為北約的內湖。土耳其早在1952年就加入了北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在2004年加入了北約,而在2008年,有人提出接納烏克蘭和喬治亞,這樣北約就將控制90%以上的黑海海岸線。這一前景因為德國和法國不想挑釁俄羅斯而失敗,但普京還是在四個月後進攻並擊敗了喬治亞。
面對中國的強勢和來自北部俄羅斯的挑戰,歐洲和法國應對海洋挑戰的戰略是什麼?
馬丁.莫特指出,歐洲正在進入一場重大的戰略革命。自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的海軍不再有能夠在公海上與他們競爭的敵人,因此重新將重點放在危機任務上,而不是戰爭。所以其建造的船艦武器太輕,也強調尊重國際法,包括要求不首先開火。他認為,只要我們的對手武裝不力,這就沒有什麼影響。但在面對俄羅斯人、中國人或像土耳其這樣不可預測的大國時,這就非常危險了,因為土耳其最近對西方船隻表現出挑釁的行為。
同時,歐洲的戰略自主權充滿了困難。這與強大的跨大西洋關係幾乎不相容,儘管北約因烏克蘭的戰爭而恢復了活力。基本上,在歐洲只有兩支具有全球能力的海軍:法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它們非常有價值,但體量小是一個真正的問題。特別是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鬥爭中,他們只能發揮邊緣作用。儘管由於新喀裡多尼亞的戰略價值,法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今天,中國人在南太平洋擴大了他們的影響力,而他們又對瓜達爾卡納爾島虎視眈眈。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澳大利亞人和紐西蘭人比本土法國人更密切關注新喀裡多尼亞未來的公民投票。他們擔心獨立派的勝利,之後把這塊領土變成中國的保護國。
馬丁.莫特強調,"控制海洋就是控制世界"這句話有其意義,但也有侷限,海洋因其面積廣博固然重要,但人類的自然環境是土地。因此,任何衝突的最終利益都是對土地的征服、防禦或供應。在實踐中,勝利通常是所有(陸海空)三種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每種環境的相對影響取決於每個戰區的地理環境。
作為法國學院的老師和歷史學家,莫特建議現在是更強大的船隻回歸的時候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場將戰鬥重新置於海軍任務的核心的文化革命。他引用法國海軍參謀長皮埃爾-範迪爾上將直言不諱地說,"我們進入了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