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彩禮都送些甚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彩禮,就是指男方在婚前以結婚為目的贈送給女方的財物,古人稱之為「聘禮」。《禮記》裡有「非受幣,不交不親」的說法,意思是如果不給彩禮,雙方都不能進一步接觸。一旦送出彩禮,就標誌男女之間的婚姻關係確定了,就等舉行儀式。
古人既然如此重視彩禮,那送彩禮的種類和數量是多少呢?這個要分時代和階層。
先秦時期:注重彩禮的美好寓意
注重彩禮背後的美好寓意,不講求經濟價值和數量多少。《儀禮.士昏禮》規定了士大夫階層的彩禮內容:玄纁(xūn)束帛和儷皮。
束帛是捆為一束的五匹帛,當作為彩禮時,這五匹帛的顏色必須為玄纁兩色,即黑色和紅色。黑色代表上天,主陽;紅色代表大地,主陰。這兩種顏色合在一起寓意陰陽結合,表示婚姻順應天命。
儷皮指鹿皮,一般要送兩張,古人也講究好事成雙。之所以送鹿皮,是因為鹿在野外常成群出現,常給人一種子孫繁盛的印象。古人有生殖崇拜的思想,送新人鹿皮是祝福他們在日後像鹿群一樣子孫旺盛。
大雁也是古人喜歡送的彩禮。婚姻六禮中,有多個環節都和大雁相關。古人為何如此執著於大雁呢?首先,大雁是守時模範,每年春天向北飛,冬天又向南飛,週而復始。這種守時的作風正是婚約要遵循的原則——準時來娶我。除此之外,還寓意婚後丈夫要準時回家,不要夜不歸宿或者回了別人家。
其次,民間認為大雁一生只有一個配偶,象徵著忠貞不渝的愛情。最後,大雁遷徙時非常重視隊形——「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這種對秩序的重視,正符合家庭生活中夫唱婦隨、和睦有序的美好願望。
先秦平民階層的彩禮雖不像士大夫階層有那麼多講究,卻也很重視美好的寓意。《詩經》裡最常見的平民彩禮是鹿皮、桃和花椒。是的,花椒也能作為彩禮,但這並不是在暗示妻子今後要多下廚房,而是表達對子孫興旺的美好願望。因為花椒的果實是成串的、一粒粒的,數量非常多,象徵著「多子」。
彩禮除了送東西,漢朝人還開始送錢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漢朝時期:天價彩禮的罪惡之門
彩禮的內容變得豐富了,特別是富貴人家。既有寄託美好寓意的禮物,比如象徵夫妻關係如膠似漆的膠和漆,以及鴛鴦、合歡鈴之類;還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生火用的陽燧、寫字用的丹青,還有清酒、粳米等食物。據統計,漢朝的彩禮種類合計有三十多種。
除了送東西,漢朝人還開始送錢了,天價彩禮就是從漢朝開始的。漢朝官員階層娶妻最低的彩禮數目是兩三萬錢,相當於一位刺史一年的俸祿。高級官吏的彩禮數更是水漲船高。《後漢書.列女傳.皇甫規妻》記載,董卓想娶皇甫規的遺孀,出的彩禮是「軿輜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這個彩禮的價值在百萬錢以上,即便是當時的丞相,也要領十年的俸祿才能賺回來。
唐宋時期:更注重彩禮的實用性
彩禮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敦煌文書》記載了當時一個送聘禮隊伍的配置:走在最前面的是兩匹馬,緊跟著的是兩個車轎乘具,接下來是布帛和錢財,再接下來是豬羊、糕點等食品,最後是油、鹽、醬、醋、花椒、蔥、姜等調料,可謂「十里紅妝」。
古代送彩禮最「豪」的,當屬宋朝。南宋《夢粱錄》中記載「富貴之家,當備三金送之」,可見宋朝就已經有「三金」的說法,分別指戴在手腕的金釧、戴在腳腕的金鐲,以及掛在霞帔禮服上的黃金飾品。即便是平民百姓之家,彩禮也包含銀錠、布帛、鵝、酒、茶餅等物。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的彩禮沒有大雁了。這是因為野生大雁不易得,於是換成了家養的鵝。與更注重彩禮寓意的先秦和漢朝相比,宋代的彩禮更注重實用性和經濟價值。
這麼昂貴的彩禮,如果悔婚了,彩禮能否退還呢?這就要看悔婚的過錯方在誰了。明朝的《大明律》規定:如果男方有過錯,就不能要求退還彩禮;如果女方有過錯,那麼男方可以要求退還彩禮。
責任編輯: 小凡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