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破7」概率有多大?(圖)
近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日K線圖(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2年9月7日訊】8月15日以來,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年內第二輪急貶,從橫盤了近3個月的6.7快速貶至9月6日的6.97,距離「破7」僅一步之遙,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比價關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貶,僅代表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相對強弱,既可能是人民幣走強、美元更強,也可能是美元走弱、人民幣更弱,抑或是介於兩種極端情形之間。
由國內專家分析指稱,當前人民幣仍是強勢貨幣。第一,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美元指數的比值來看,歷史上基本維持在6.7%-7.3%的區間內震盪,當前這一比值為6.3%,顯著低於區間下沿。第二,從相較於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來看,當前仍維持在100以上,大幅高於疫情前的91.4,也高於今年5月底的低點。第三,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幅度來看,要小於美元指數的升值幅度,也小於泰銖、歐元、韓元、日元的貶值幅度。
2019年9月和2020年5月人民幣匯率逼近7.2時,美元指數分別在99和100左右,而當前美元指數在110左右,創近20年來新高。而市場之所以這麼關注「破7」,更多是因為心理上的整數關口,而非客觀存在的風險閾值。
那麼,人民幣匯率為何再度走貶?
首先,美元指數觸及110,創近20年來新高。一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將「堅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鷹派立場超乎市場預期,加息預期再度抬頭,2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破3.5%。二是歐洲遭遇極端乾旱、高溫天氣,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緊張,經濟衰退風險快速上升。
其次,疫情反彈、高溫天氣、房地產風險等因素加大了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7月以來多地疫情出現反彈,對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造成衝擊;極端的高溫乾旱天氣一方面直接衝擊農業生產和室外露天施工,另一方面加劇了電力供需缺口,部分地區被迫拉閘限電,影響了經濟的正常運行;7月初因樓盤爛尾引發「斷供風波」,房地產市場再度受到嚴重衝擊,銷售、投資持續下滑。
第三,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利差持續收窄引發資本流出。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從年初的113 BP快速降至9月1日的-65 BP,中美利差倒掛,境外機構持續減持國內債券。
最後,匯率貶值影響幾何?
市場對於匯率貶值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擔憂:一是貶值預期可能加劇資本外流,衝擊國內資產價格,引發金融風險,極端情況下可能重演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二是匯率貶值導致原材料進口成本上升,加劇輸入性通脹壓力,擠壓下遊行業利潤;三是加大外債的還本付息壓力,可能誘發鋼鐵、航運、地產等美元高負債行業的風險;四是對國內貨幣政策形成制約,穩增長政策空間受限。
但上述風險均總體可控:第一,當前人民幣匯率貶值主因美元指數快速走強,人民幣仍是強勢貨幣,並未形成強烈的貶值預期;第二,中國糧食、能源等的對外依存度要小於歐洲,且一直強調保供穩價,此外,全球衰退風險上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輸入性通脹壓力;第三,中國總體外債規模不大,外匯儲備較為充足,房地產等高風險行業也正受到紓困政策的救助;第四,宏觀政策「以我為主」,國內經濟企穩恢復將有助於人民幣匯率重新走強。
匯率貶值也有有利的一面: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市場擔心出口增速快速回落,匯率貶值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提振出口;對於電子、家電、紡織服裝等出口收入佔比較高的行業,匯率貶值能夠增加匯兌收益,改善企業經營效益。
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取決於三方面因素:一是美元指數的強弱,二是國內經濟恢復情況,三是維護匯率穩定的政策干預。因此,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大概率「破7」。根據歷史規律,美元指數110對應的人民幣匯率下沿是7.37,因此匯率「破7」也只是向均衡匯率的回歸。但人民幣匯率是否具備長期貶值的基礎,要注意美元指數持續上升、以及中國內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不過,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的干預,也會為當下的的貶值趨勢帶來不確定性。讓我們看看接下來的匯率市場會發生什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