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跨時代的愛情 告訴了我們甚麼?(圖)


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明天是黃曆七月七日,是民間所謂浪漫的七夕情人節,也就是眾人津津樂道的牛郎織女相會日。不過,真正的牛郎織女故事或許跟你現在既定印象中的差距甚大。這裡就以南梁殷雲《小說》中的牛郎織女故事為例,來跟大家聊聊:最傳統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究竟訴說了甚麼道理?

關於牛郎織女的記載

首先,跟諸君介紹,牛郎、織女最早是出現在《詩經・小雅》中:「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不過,當時指涉的並非是天上神仙,而是天上的星座。

到了西漢時期,牛郎、織女才被描述成為了神人,而在東漢時代,百姓則習慣以「牽牛」來稱呼「牛郎」。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西都賦》中,即有「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之描寫;《西南夷傳》亦有昆明池較詳細的記載:漢武帝劉徹在得知西南昆明國有滇池,且方圓三百里之後,他於公元前119年,特命人仿造滇池在都城長安(今日西安)興修水利,並稱之為昆明池。昆明池既可灌溉漕運,又可遊覽練軍。與此同時,朝廷還雕刻了兩尊大型石雕,稱之為「守池神」。

沒錯,昆明池中的這兩尊「守池神」,正是牛郎和織女。 

曾被時人譽為「關西孔子」的東漢楊震,在早期關中地區的地記專書《關輔古語》中,也記載了相關之事:「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牽牛、織女於池之東西,以象天河。」

除此之外,漢朝還遺留下來兩座石像,被稱為「石父」、「石婆」。據悉,現距西安坡西約二十華里斗門鎮東南,有一間俗稱為「石爺廟」的小廟。廟的東邊三里,也就是在北常家莊附近田間另有一間小廟,俗稱為「石婆廟」。這兩間廟中各自有一座石像,皆源自於漢代昆明池遺址(見:《文物參考資料》第一期的《西安附近所見西漢石雕藝術》,1955年)。這位高約230公分的石爺正是牽牛像,高約190公分的石婆當然就是織女像了。

在東漢的《古詩十九首》中,我們可以發現,古人這時候已經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添加了愛情元素。

南北朝時期,任眆在《述異記》中則有如此描述:「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由此可見,現代人熟知的牛郎、織女傳說已經成型。

南梁殷雲之織女嫁牛郎

南梁的殷雲在《小說》中如此載道: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
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相傳是日河鼓與織女會於漢東,役烏鵲為梁以渡,故毛皆脫去。

內容說道:天河東岸住著一位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她年年在織布機前辛勤勞作,織出華麗無比的天衣。天帝疼惜織女獨居沒有伴侶,遂將她嫁給了居住在天河西岸的牽牛郎。誰知,織女在出嫁之後,卻荒廢了織布。天帝為此十分惱怒,命令織女歸返到河東去居住,並僅僅允許織女跟牛郎一年只能相會一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日(黃曆七月初七),喜鵲的頭頂都會無緣無故地禿了。相傳牽牛郎和織女正是在這一日在銀河東岸相會。由於當時是喜鵲飛來搭橋,牛郎自喜鵲們的頭上踩踏過去,就這樣將喜鵲頭頂的毛都給踩掉了。

仔細品酌這一故事,想必大家體悟到的並非是男女的濃情深愛,更多的是感悟到身為一名女子應當要勤勉持家,無論出嫁與否,均當如此。否則,一旦好逸惡勞必將遭受懲罰。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怎麼古人所說的牛郎織女故事跟今天民眾喜愛的浪漫愛情故事差很大。其實,這是因為後人逐漸不了解前人的正統思想,一次次地將牛郎織女的故事給改編了,變得更加世俗化、更加愛情化,連神祇也遭到俗化,變得更具人性,也更讓世人覺得神祇作為與人無異,對之少了些許崇敬。例如有的牛郎織女故事中,忽然出現了西王母等神祇,硬生生地將牛郎織女這一對愛侶給拆散了,害得有情人相隔兩地,終日淚眼,進而引發民間為之抱不平,為之掬一把同情淚。

代代後人對牛郎織女的刻意改編,真真使得具備純正的傳統內涵被剝奪了原有的文化本意,逐漸失去了教人必須向上、維持道德規範的教育意義了。

牛郎織女的故事經過多次改編,其中過程及莫大差異,確實值得今人細細深思。

本文留言

作者清淺 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