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港記者:北京在捏造一個謊言(圖)
圖為2019年10月20日的「反送中」九龍大遊行(攝影:李天正/看中國)
【看中國2022年6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著名駐港記者Timothy McLaughlin(提摩西·麥羅林)是美國雜誌The Atlantic的特約供稿人。他在今年6月初離港,其後發表文章「Farewell to Hong Kong and Its Big Lie(告別香港及其大謊言)」。文章直言,香港政府和北京正嘗試捏造一個「大謊言」,掩蓋香港人於2019年(反送中運動)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但即使政府如何使用任何手段掩蓋,真相依然能在日常細節中被發現。
麥羅林的文章發表於本月22日。綜合「同文」及The Atlantic報導,他以今年六四警方重重包圍維園為開場白,講述自己當晚的經歷。麥羅林表示,於過往不同,維園曾經感人的一幕如今已被政府的極權所踐踏。
麥羅林慨歎今日的香港正處於政權的「謊言、情感操控和無休止的捏造(falsehoods, gaslighting, and endless fabrications)」之中,北京和香港當局正嘗試將2019年的民主運動包裝成一場由「有償抗議、外國煽動和不愛國的內部反對派組成的鬧劇」,而且這套偏激的政治宣傳手法,如今卻在法庭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得到鞏固。
他續指,現時政權的劇本是希望將所有事情都推到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身上,由他充當政權的「反對派」,而「47人案」中的被告和一些前立法會議員則充當配角。提到47人案,麥羅林表示完全理解為何很多被告選擇認罪,因為他們已經被囚超過一年,無法保釋。
他又指,雖然該案的案情摘要長達150頁,但「不應誤以為長度等於深度」,因摘要內容幾乎全部來自社交媒體帖文和公開報道,「案情中並無發現任何隱藏的計劃」。
不過按照北京的劇本:是黎智英煽動這場示威,然後社運及民主派人士參與,透過「非法」手段顛覆政府云云。麥羅林強調,這都不是真的。他澄清,民主派僅依賴現有法律和法規來反抗,可惜在2020年民主派初選中獲勝的人士被禁止參加立法會選舉,而新修改的選舉制度則確保了民主派永遠都無法參選。
即將卸任的特首林鄭月娥日前頻繁接受採訪和出席各類剪裁活動。麥羅林認為,林鄭在離任前試圖挽回頑固、傲慢的惡劣形象,以及過去施政的失敗。
林鄭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香港一如既往地自由,無論是在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媒體等方面」。麥羅林諷刺道「五年前受上帝召喚而參選的林鄭,五年任期卻以大量謊言作結」。
麥羅林透露,一名親北京的前立法會議員指,「公眾會將她視為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行政長官」,相信林鄭因美國制裁將難以外遊,同時「也不能走在香港的街道上」。
麥羅林又指,北京的謊言以驚人的數量和速度出現,比如新教科書竟然宣稱香港從來不是英國的殖民地,當局還大量印發的愛國主義郵票。他認為所有這些謊言都為政權服務,同時助長了一個最大且最持久的謊言:香港是一個根本不關心政治的城市。
他說,只需看看過去十年香港發生的事件即可知道這是不真實的。他認為香港是世界上少有的地區,面對無休止的專制壓迫,市民們站出來,不懈地為捍衛自由和民主而做出努力。
最後。麥羅林認為,即使北京如何試圖用謊言掩飾,但真相依然能在香港生活的日常細節中被發現,如在某後巷的牆上有褪色的黄色雨衣塗鴉、某咖啡廳窗上掛着已被太陽曬至褪色的紙版卡通豬、連接Wi-Fi時見到名稱上有神秘的密碼數字等等。他說,這些「小發現」讓他在日常謊言中得到了一個短暫的喘息機會。
他還表示,2019年當有100萬人、200萬人遊行要求政府做出改變時,自己也在場,親眼見證了香港人的創造力和韌性,他也幫助調查警察濫用武力的情況。他相信香港人經歷和見證的遠比自己更多,也相信香港人不會忘記這一切。
最後,他再次提及今年六四夜晚,他在離維園不遠的一家小酒吧內坐下。一位女士及其男友正在旁邊的桌子上喝啤酒。麥羅林留意到那位女士的手臂有一個紋身——是2019年反送中運動一句口號的上半句:Fight for freedom(為自由而戰)(編註:完整口號為: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