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大煉鋼鐵,農民都上陣,運礦石,把成片的大樹砍下來燒碳煉鋼。(網路圖片)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見過中國生態環境較好的時期。當然我見到的也是我家鄉那一小塊地方的變遷。我的家鄉是丘陵地帶。我見到50年代的環境是風和日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我家鄉的樹木主要是柏樹,油桐樹,雜樹不多。到處是一片蔥綠,森林覆蓋率比較高(感覺,沒有數據)。天上成天有老鷹飛,地上經常有狐狸跑。家裡養的雞被老鷹抓走,被狐狸拖走的事經常發生。各種鳥類也很多,春天樹上、竹上甚至菜豆架上都有好多的鳥窩。掏鳥蛋就成了孩子們的日常活動和改善生活的手段。地上的其他各種野生動物也較多。可是,這種狀況沒有多久就被破壞了。大面積上的情況我不瞭解,我家鄉的情況我清楚。
一、造成生態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合作化。田土入社早一些,林木入社在1957年進行。以家為單位,用材樹留8∼10株,果樹3株,竹3籠,其餘全部入社。好像是折過價,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管理責任了。這也是造成後來亂砍濫伐的主要原因。
二、58年大煉鋼鐵,把比較成片的大樹砍下來燒碳煉鋼。我見到的情況是,輕壯男丁被徵調上山煉鋼,老弱婦女在本地砍樹,不但白天砍,晚上還要搞夜戰,我都被趕去打過火把。孩子們的任務就是抓雞拔毛,供做風箱。結果環境破壞了,鋼也沒有煉出來,還荒廢了糧食生產,造成後來的大飢荒。
三、大飢荒。不但沒有吃的,也沒有燒的。公共食堂要砍樹燒,自不待說。食堂解散後,是更困難的時期。莊稼長得差,燒柴缺乏,群眾只得砍樹燒。先是怕,偷偷摸摸砍小樹,見無人管,大樹也砍。油桐樹和一些雜樹就在那個時候基本解決掉了。沒有吃的也吃樹。比如棕櫚樹的嫩莖是可以吃的。因此棕櫚樹就在那個時候被徹底消滅了。
四、人口失控和飢荒的教訓,導致70年代初的農村建房高潮。單家獨戶有很多好處,大家都已領悟了。好養家禽家畜,好種菜,就是搞點小偷小摸也不易被發現。因此拆大院建獨居成了風潮。50年代前留下的那些大院子很多都不復存在了,存在的好多也已拆得亂七八糟了。那時交通不便,也沒有木材市場,建房只有砍本地的樹。勉強能用的樹都被砍光了。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遠遠望去,大地上的綠帶就成了星星點點。即只有住戶周圍是綠的,其他地方很少有樹。就是住戶周圍也基本是竹子,很少有樹。一些小河溝過去可以洗澡,可以捉魚,現在都被泥沙填滿了,連牛滾水都難找地方了,更難捉到魚了。旱災頻發。在70年代中前期的大飢荒中,人們缺燒柴,已沒有樹砍了,只得刨草根,好些坡都是刨紅了的。狐狸、老鷹都絕了跡,連斑鳩、野雞之類的小動物都見不到了。
我們應該記取生態被大破壞的教訓。
責任編輯: 青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