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 珠江117條河流超警 洪水才剛開始 (視頻)
【看中国2022年6月16日讯】(看中國記者楊天姿綜合報導)中國南方近幾天遭遇暴雨洗禮,珠江流域計有117條河流出現「超警」洪水,端午節前後出現的「龍舟水」今年特別凶猛。官媒指,這是珠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不只漫進市區,在鄉村救災過程中,還有警察被吸入涵洞內。大陸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週珠江流域恐再迎來新一輪洪水。
華南洪災 「超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才剛剛開始
中國華南地區因連日暴雨,流經當地的珠江水位暴漲,在各地引發嚴重淹水災情,除了在福建一帶水淹到有半層樓高,廣東更出現水力發電站崩塌的狀況。據氣象單位預估這波降雨至少還將持續一週以上,不但恐引來新一波災情,也將嚴重影響華南糧食收成。
大陸官媒形容,珠江水位上漲是超百年一遇。從空拍畫面看,江邊兩旁的公路,都有明顯淹水,車輛緩慢行駛而過。
據廣東氣象局預報,6月18、19、20日降水還會進一步加大,對粵(廣東)北的地質災害,以及滑坡和泥石流等等,這種災害會特別明顯。
據大陸網友推送的視頻可看到,南方的廣東,水災嚴重,一輛卡車被沖到水裡,幾乎被滅頂,車上的人驚險爬窗逃生。江蘇省颳起強風,灰濛濛一片,行人、騎士都寸步難行。還有鐵皮擋板被吹飛,砸到路人。就連執行救災工作的兩名特警,也先後被洪水捲入排水涵洞,靠著自救驚險脫困。
還有民眾拍攝到的影片中甚至可以看到一群豬隻,在化為汪洋的道路上移動。廣西西江的藤縣民眾開了6輛轎車要去迎娶新娘,沒想到途中遇到大水遭困、有5輛車就這樣被沖走。
位於福建省西部的三明市,則是整座城都被浸在大水中,水深甚至達到半層樓高,當地農田也被淹沒。
廣東民眾披露,「整個鎮轉移了1500個村民,但是我們這裡邊就住了20、30個,沒水喝學校都停水了,有一個村的水庫市潰壩了,然後水就流到下游小鎮那邊。」
氣象單位預測未來一週至10天內,華南地區仍將出現激烈降雨,珠江水位也恐更進一步飆高,不只會引發新一波災情,由於緊接著就是夏季的糧食收成時節,這波暴雨也勢必對中國境內糧食供應,帶來嚴重衝擊。
珠江流域累計117條河流出現超警水位,未來一周,珠江流域還將迎來新一波降雨,水災還沒到盡頭。
「龍舟水」凶猛 珠江流域117條河流超警洪水
珠江流域6月9日至6月16日遭遇一輪持續性、大範圍暴雨,平均降雨量120毫米,導致117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另西江、北江、韓江均發生影響當地防洪安全的「編號洪水」。
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寶恩強調,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未來一週,珠江流域將迎來新一輪下雨天,主要江河可能再次出現編號洪水,防汛形勢極其嚴峻。
廣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中國廣州發布」今天發文,指受上游洪水及天文大潮共同影響,今天珠江高潮位仍將「超警」,中心城區及番禺區最高將「超警」0.4至0.9公尺,未來3日珠江潮位仍較高,呼籲民眾不要去江邊觀潮。
「龍舟水」通常指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上旬華南地區大量且集中的降水。
廣東幼園童坐鏟車逃 惠州夫妻連車被沖走
華南地區近來豪雨不斷,災情頻傳,廣西境內的西江更因水位暴漲,被列為中國今年第一號大型江河洪水。中國氣象部門6月12日預測,今天起至6月23日,江南大部、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累計降雨量將有70至150毫米,局部地區更將超過400毫米。
中國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今天召開防汛專題視訊會議,研究部署重點地區強降雨防範因應工作。會議指出,新一輪豪雨雨區與前期高度重疊,西江梧州水文站將持續上漲大幅超出警戒線,珠江流域數十條中小河流將發生超出警戒線的洪水,降雨地區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風險很高,防汛形勢複雜嚴峻。
綜合媒體報導,江西省12日以來,自北向南出現豪雨天氣,省內的贛州大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部分大暴雨,龍南、全南、瑞金等地災情較重。為此,江西省政府緊急啟動省級三級救災應急響應。
福建省官媒東南網則以「學校停課、景區關閉、交通中斷:福建持續暴雨致多地受災」為題,形容全省爆發的洪災災情。其中,龍岩市城區多處豪雨,導致街道嚴重積水。
廣東省則自6月5日起即連續出現大範圍的暴雨到大暴雨,至今基本未停,且具有范圍廣、雨量大、時間長、短時間高強度的特點,被稱為「大潑水模式」。全省因此已於13日上午11時啟動防汛4級應急響應。廣州、清遠、佛山、肇慶、韶光、梅州等市今天同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廣東翁源縣八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民房和農田被淹。龍仙鎮南浦社區一輛皮卡車被洪水沖入河道,車上兩人爬窗成功逃生。南浦社區內的馬山村、南浦中學及南浦大拇指幼兒園發生內澇,幼兒園118名師生、南浦中學300名師被沖鋒舟和鏟車分批轉運。
降雨量最大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早在5月就出現豪雨。5月至6月初全區降雨量創43年來新高。6月10至14日全區再度出現豪雨天氣,其中7市18縣區77鄉鎮出現大暴雨,33條大小河流的39個觀測站水位超出警戒線。而豪雨導致部分山區出現土石流,居民被緊急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