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支持圈 研究:獲得支持更健康且長壽(組圖)
人生遭逢困境時尋找支持陪伴助於度過黑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置身黑暗十分辛苦,有時會覺得與其一直努力朝綻放的目標邁進,不如放棄會比較輕鬆。沒錯,放棄應該會比較輕鬆;最起碼短時間是這樣沒錯。要綻放,就必須具備意念、決心、毅力、耐心,這些全都需要能量,而傷痛的時候,就會覺得能量好像不足以完成一天必須要做的基本事情,更不可能留有能量使自己有所轉變。要是誠實面對自己,很多人至少都曾經閃過一個念頭:「全都結束的話,會比較輕鬆。」在此,並不是說我們正在考慮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說來感傷,有些人確實痛苦難捱,覺得自己毫無逃脫的方法,只有輕生一途。我為那些人感到心碎,但願我們能替他們注射「希望點滴」幾個小時,增進他們的能力,在黑暗中看見出路。不過,人生四分五裂時,就會以為隔天早上不醒來會比較好,這種想法相當常見。
因此,本文的重點是要避免各位陷入那種絕望之中(若此時此刻的你已陷入絕望,則是要幫你逃脫出來),同時還要達成你為自己定下的綻放意念。我把這第三條綻放原則稱為「尋找支持陪伴」。簡單來說,就是不要獨自度過黑暗。我們需要跟別人建立關係、維繫關係,人生遭逢困境時尤其需要這麼做。
唯有強者、勇者才會開口請求幫助
人不願意向外求援,背後有很多原因。感到傷痛時,經常會覺得孤獨或主動遠離他人,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無精打采,或覺得緊張或害怕。此外,也時常會覺得自己不需要幫忙,希望自己不需要幫忙,或努力證明自己不需要幫忙。西方世界很重視獨立,有能力自行做些事情,就會覺得自己很堅強又成功。請人幫忙或倚賴他人,就會被瞧不起並被視為弱者,彷彿求助者沒有信心或沒有能力,或者信心能力皆無,進而導致在西方社會中,請求他人幫忙及尋求支持被極度污名化。
像這樣以負面視角看待求助,我並不認同。或許是因為我的職業是幫助人吧!也知道人需要莫大的勇氣才敢承認自己正在苦苦掙扎,也需要一些幫助。也或許是因為我曾經置身於黑暗,所以很清楚別人的支持有多重要。
在我看來,請求他人幫忙可說是勇敢的舉動,需要很大的內在力量才做得出來。向外求助就是不向絕望與無望屈服,唯有強者勇者才做得出這樣的選擇,就算是、尤其是少有跡象顯示改變即將到來,強者勇者還是會向外求助。我十分佩服那些勇敢說出自己需要幫忙的人、說自己需要陪伴的人、說自己需要擁抱的人,抱久一點,拜託。
打下能支撐內心傷痛的「樁」
你有沒有留意到呢?有些植物在成長期間會獲得比較多的支撐,而獲得支撐的植物通常在旁邊會插著木製或金屬製的「樁」,植物會綁在樁上。有些植物甚至是放在大圓籠裡頭,好讓樁的結構完全包圍住植物。雖然本文是以花園的比喻為基礎,但說來諷刺,我沒有擅長園藝的綠手指,園藝知識也不多,所以我做了一些研究,了解有些植物為何要用這種方式支撐。
結果發現植物在以下情況需要樁的幫助:(1)剛移植;(2)結很多果實,果實很重尤其需要支撐;(3)開大串的花;(4)特別高;(5)需要防止惡劣天氣危害,例如:強風暴雨。其中,番茄、四季豆、黃瓜、南瓜、金魚草、大理花、百日草等植物符合前述一項或多項類別,在初期與成長期需要樁的支撐。我還得知一點,一旦樁彎曲或壞掉,植物就很難再度挺直起來。在植物旁邊插上樁,用意是要讓植物獲得支撐,免得植物在成長時折斷,並可確保植物充分發揮潛力。換句話說,某些植物要綻放,使用樁子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你知道還有什麼需要獲得「樁」嗎?是暗夜綻放者。我們的世界天翻地覆後,我們就有如「剛移植」到新花園的植物,而那個花園通常不是我們要的也不是特別喜歡的。我們置身於黑暗後,定下了意念,要結許多的果實或燦爛綻放前,必須先站得既高又壯。而我們在這段時間面對的情況,超過了自身所能承受的「惡劣天氣」或壓力源。換句話說,雖然我們也許很討厭承認這點,但我們確實脆弱,也需要額外的支持,免得被沉重的苦痛壓垮或倒下。
研究發現獲得他人支持會更健康、快樂且長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組裝」你的支持圈
對暗夜綻放者而言,最好的一種「樁」或支持,顯然就是他人了。研究結果十分明確:得到別人支持就會更健康、更快樂、更長命。此外,也比較不會受到壓力的負面影響。反之,孤立與寂寞不僅會引發憂鬱症和其他健康問題,死亡率也會增加百分之二十六。實際上,部分研究顯示孤立與寂寞的壞處等同於抽菸!說來有意思,甚至不一定需要別人的支持也能獲益,光是想到自己能獲得社會支持,自己的幸福感就會受到有益的影響。
話雖如此,處於苦痛之中的人,有時就算有良好的支持系統,還是會覺得非常寂寞。我記得分居後的前幾個月出門跟朋友聚會,還是會感到孤獨。就算是跟朋友坐在一起,也還是孤獨。我知道朋友很愛我,為了我,他們什麼都願意做。然而,我的傷痛是朋友帶不走的,朋友也不曉得我有多痛。朋友不曉得,並不是朋友的錯,因為就連我自己也不知道那麼疼的傷痛是存在的,等我親身經歷過才明白,而且我還是臨床心理師。別人怎麼會明白呢?不過,我一定要花時間跟朋友相處才行,就算一開始跟朋友相處覺得很孤獨,也還是要找朋友陪伴。
我有很多正在應付憂鬱與哀傷的個案都表示,他們怕自己的傷心會成為別人有負擔,害別人心情不好。他們說:「現在連我都不想待在自己身邊,別人怎麼可能會想待在我身邊呢?」然而,誠如先前提到的研究結果,此時是最是需要別人待在自己身邊的。而為了多少減輕個案這類「成為他人負擔」的焦慮感,我通常都會建議他們打造自己的支持「圈」,這樣就不會只有一個人獨自肩負著支持的重擔了。
在這個小圈子裡,除了由我擔任個案的治療師外,或許還可以涵蓋下列人士:個案非常信賴的幾位朋友;個案共度快樂時光的其他朋友(個案對這些朋友不傾訴自己的情緒狀態);家人;其他的專業治療師,例如:針灸師、按摩師、能量療癒師、健身教練等;支持團體;神職人員或靈性導師(只要合乎個案的信念系統就行了)。我也鼓勵個案一天至少做一次社會接觸,而且不是透過訊息或社群媒體。雖然數位的溝通方式可幫助人們保持聯繫,但是沒有什麼比得上現實生活的互動交流,最起碼是比不上打電話。
當你正處於急性的失去階段或不幸階段,家人與朋友往往會待在你的身邊。然而,一段時間過後,緊密的支持與聯繫就會開始減少。這很自然,親友的聯繫減少了,問候你、詢問你的處境的頻率也減少了,背後的原因除了親友覺得有負擔外,還有其他各式原因。就算少數人覺得有負擔,那也沒關係。記住,我們要建立的是由好幾個人組成的支持圈,不是只有一個人而已。
此外,我發現一件事,很多時候,別人並不曉得你還需要或想要聊聊自己的狀況。他們以為最好是等你「主動」提起。由此可見,如果你還是需要別人的支持(如果你置身黑暗中,那就還是需要支持),有時必須主動提出要求。有人可以打電話、喝杯茶跟你聊天,讓你靠在肩膀上哭泣;在寂寞的週五夜晚有人陪伴你、有人開車載你去看醫師、有幫手幫你處理家務、有人鼓勵你……,那麼心情就不會一直很差。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方式可以建立支持圈,那就是組成或加入「綻放團體」。暗夜綻放者的團體是介於讀書會與支持團體之間。綻放團體不同於一般的讀書會,不太會去討論書籍、作者、文學上的選擇與手法。綻放團體也有別於典型的支持團體或哀傷團體,綻放團體不著眼於黑暗,而是著眼於綻放。綻放團體的目的是要促進各個成員的綻放過程,而且是運用本書的原則與寫作題目來促進綻放過程。綻放團體不僅幫助你組裝花園的樁子,還讓你有機會在別人遭逢困境時支持別人。
本文由采實文化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書寫修復練習:面對人生低潮與困境的12個書寫練習,把摔傷的自己重新拼起》,作者:蜜雪兒・皮爾斯/譯者:姚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