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負增長」快速提前 意味著什麼?(圖)


海內外學者預測,中國人口負增長將是數百年來歷史拐點,也是世界地緣政治、經濟的拐點。(圖片來源:LILLIAN SUWANRUMPH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5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人口增長率近兩年持續下滑,2021年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34%,創下57年來按年最大降幅。海內外學者預測,中國人口負增長將是數百年來歷史拐點,也是世界地緣政治、經濟的拐點。人口的減少與老齡化將導致儲蓄率與投資率下降,經濟增速必然會受到影響。

中國多省人口轉為負增長 專家:趨勢難改變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大陸2021年有1062萬的出生人口,低於2020年的1200萬人和2019年的1465萬人。同時,大陸不少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負增長,如黑龍江、吉林、重慶、內蒙古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省,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由正轉負,為-1.12‰。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表示,從趨勢上來說,人口負增長是不可避免的。

《澎湃新聞》報導指,育齡婦女規模的下降,是導致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2016至2020年,20至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平均每年減少340萬,而2021年相比2020年,更是減少了473萬。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表示,疫情也對部分人婚育安排產生一定影響。從全球來看,疫情對生育率的影響總體是負面的。疫情帶來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使得部分群眾選擇推遲或者放棄生育計劃。

大陸媒體《21經濟網》報導,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2021年中國65歲的人口占比超過14%,意味著中國今年正式進入老齡化(aged),而以前是老齡化中的社會(aging),預計到2035年是超級老齡化(super-aged)。

鄭秉文還說,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導致「撫養比」進一步提升,2020年是17%,預計2030年要提高到25%,2050年要超過43%,已經超過絕大多數發達國家了,到那個時候,中國老齡化非常嚴重,在G7里面只有西班牙、德國、日本幾個國家比中國老齡化嚴重。

他在分析人口老齡化對儲蓄率的影響時說,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開始,中國儲蓄率一直在下降,到現在大約下降了7、8個百分點,儲蓄率下降表現為其占可支配收入比例逐漸下降,家庭債務攀升,主要表現在房貸、車貸、信用卡3個方面,多家國際機構預測中國家庭債務率「非常高」。

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快速提前

2022年大陸人口可能進入「負增長」時代,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隨著老齡化的加深,對中國經濟影響明顯,今年可能人口負增長,比聯合國此前預測的人口負增長提前了10幾年,這是一個重要指標。

「人口挑戰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明顯快於預期,」位於上海的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預計,中國總人口可能在2021年已經觸頂。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9年初發佈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中國人口會在10年後到達最高峰水平,即2029年,之後出現負增長。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預測中國的生育率2021年為1.70,2030年為1.75,人口到2032年開始負增長。生育率是指出生人數與同期平均育齡婦女人數之比。

美國人口普查局2021年預測中國的生育率在2021年為1.50, 2030年為1.52,人口在2031年開始負增長。

中國《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測2020-2030年生育率穩定在1.8,人口在2031年才開始負增長。

這些預測中,中國出現人口負增長的時間都大大晚於2022年。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員易富賢長期研究中國人口問題,出版有《大國空巢》一書。他向BBC中文表示,如果中國人口在2022年開始負增長,比中國官方、聯合國、美國普查局的預測提前很多年,意味著中國的社會、經濟、國防、外交等各項政策都是建立在錯誤的人口數據基礎上,也意味著美國等國的對華政策也是立足於錯誤的人口數據基礎上。

易富賢認為,中國人口負增長將是數百年來歷史拐點,也是世界地緣政治、經濟的拐點。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此前就據此分析,「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可能無法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經濟體。」

本文留言

作者楊天資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