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該不該掏耳朵 經常掏耳朵後果如何?(組圖)

 2022-05-09 15: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男人在掏耳朵
通常情況下,耳屎並不需要去掏,也會掉出來,不用擔心會堵塞耳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很多人閒著沒事就喜歡耳朵,甚至有時候為解決耳朵奇癢,還用上了髮夾、火柴、牙籤、指甲、棉簽等。耳朵是我們人體很敏感的部位,外耳道到鼓膜這一通道弓形彎曲,皮膚薄嫩;而耳道外半部分的皮膚有豐富的毛囊、耵聹腺以及皮脂腺,這些腺體的分泌物與皮屑、灰塵等黏在一起,就形成了「耳屎」,「耳屎」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許多人潛意識裡將它視為人體的廢棄物,總覺得要清理乾淨才舒服。這樣做不僅多此一舉,操作不當還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耳屎作用

1、保護耳朵

耳屎這一稱呼聽起來似乎有點「髒」,導致有些人不能容忍耳朵裡有耳垢,然而,它對我們耳朵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潤滑耳道

耳屎富含油脂,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黃色素,還有少量的水分和鉀、鈉等元素。它可以滋潤耳道皮膚,防止耳道過於乾燥,否則會引起耳朵癢、皮膚產生灼燒感等。

3、殺菌、防止異物進入

耳屎也能殺菌?別看耳屎有點影響美觀,它富含豐富的脂肪酸,能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從而使外耳道處於一種酸性環境下,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耳屎一般呈弱酸性,具有一定的揮發性,有一股苦味,蟲子可不愛這種味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阻止蟲子等異物進入,從而保護耳道和鼓膜。

4、保護聽力

耳屎的存在,猶如消聲器一樣可以減低聲波的衝擊,避免耳膜被噪音或劇烈的聲響所震傷。

有研究表明,耳屎和皮膚上的細毛能吸附灰塵和微生物,從而保持耳道清潔,使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起到緩衝作用,進一步保護我們的聽力。

專家表示,頻繁掏耳朵,將耳屎一掏而盡,等同於拆除了保護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襲耳道和鼓膜,輕則會出現耳朵疼痛、引起炎症,重則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

耳朵會「自我清潔」

實際上,人體的外耳道長度大約有2.5cm~3cm,耳屎大約只佔外耳道的1/3,且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具有自潔功能。

耳屎不僅不「髒」,還能幫助我們保持耳朵清潔,一味地去掏耳朵,反而會弄巧成拙,使耳屎越捅越深,甚至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

通常情況下,耳屎並不需要我們去掏,它自己也會掉出來,不用擔心會堵塞耳道。

有專家解釋道,耳屎會緩慢地從耳道內移向耳道口,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通過平時咀嚼、張嘴說話、打哈欠等下頜關節的運動,自然而然地脫落排出耳朵外面。

不過,當耳屎到達耳道口時,通常會變乾、變薄,掉落這一過程很少會被人注意到。

有些人就疑惑了,既然耳朵被認為有自我清潔功能,耳垢正是耳朵自我清潔系統的一部分,它能阻止灰塵、汙染物、蟲子以及細菌等進入耳道,那為什麼有些人仍舊喜歡掏耳朵呢?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耳垢比較堅硬或者所處的位置比較深,難以自行排出,從而造成耵聹堆積並堵塞耳道。

總之,耳垢太多、太乾、太硬或太黏都會導致堆積,這主要還是由基因決定的。與此同時,長時間佩戴耳塞式耳機、助聽器等也可能會影響耳屎自然排出耳外。

醫生體檢病人的耳朵
如果出現耳垢堵塞的情況,最好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果出現耳垢堵塞的情況,最好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不要自己掏耳朵,用棉簽或者其他物品頻繁掏耳朵。

經常掏耳朵危害大

我們的耳道內脆弱又敏感,外耳道底部就是鼓膜,其非常嬌嫩,將任何東西伸進去耳朵內都十分危險,極易損傷鼓膜。

事實上,有時候越想把耳屎挖出來,就越容易把它捅得更深,千萬別冒險。

這時候一旦洗澡或者游泳時耳朵不小心進了水,耳屎吸水膨脹,酸性的耳垢會腐蝕耳道深處的皮膚,很容易發炎,損害我們的聽覺系統,危害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有的人不僅經常掏耳朵,還喜歡用棉簽來掏。然而,每個人的耳道深淺各不相同,用棉簽極易造成反效果——將耳屎推往耳朵的更深處。喜歡用這種方式清潔耳朵的人,可要「手下留情」了!

有的人耳屎生成速度比較快,尤其是那些腺體分泌旺盛或者是「油耳」的人群,切忌頻繁、粗魯地用尖銳物「亂掏」,如果實在太癢,及時尋去專業人員的幫助。

美國耳鼻喉協會專家賽斯・施瓦茨表示,清潔耳朵的最好方法是在洗澡後擦拭耳朵的外圍,因為洗澡的熱水能讓耳朵放鬆,但不要過度清潔,力度要輕柔。

總而言之,忍住,別再經常掏耳朵了!

責任編輯: 蓮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