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獻假畫給雍正 後果出乎意料(組圖)
【戴東尼專欄】張廷玉獻「假」畫
臣子給皇帝獻禮「進貢」古來有之,但是給皇帝獻禮也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禮物本身絕對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欺君之罪」可不得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雍正十二年,大學士張廷玉給雍正帝獻上了一幅畫,結果被雍正帝當面指為贗品,差點就惹來了殺生之禍。張廷玉,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康雍乾三朝重臣,死後配享太廟。張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康熙朝,任刑部左侍郎。雍正朝,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完善軍機處制度。乾隆年間,加封太保,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諡文和。張廷玉一生謹慎,為何會獻上這麼一幅畫呢?
因為此畫是張廷玉的兒子張若靄仿當時的書畫大家王原祈筆法所作。雍正十二年,他的兒子張若靄高中進士被雍正帝點為探花。雍正皇帝還准了張廷玉的假,讓他回到安徽桐城老家探親。張廷玉回到家鄉後,雖然整日應酬不斷,但他想著藉著回鄉的機會,體察民情為國家為皇上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雍正晚年國家承平,朝廷這麼多年來重視民生,減免賦稅、大興水利,老百姓的日子確實也是安居樂業一派祥和。這次有幸與父親回家探親,張若靄剛好藉著這個機會作了一幅水墨畫名為《大清子民樂居圖》,張若靄拜時任戶部侍郎、書畫譜總裁和「萬壽盛典」總裁的王原祈為師,得到了真傳。張廷玉見過此畫後也十分滿意,準備回京時呈給雍正帝。
張廷玉探親回京後帶著張若靄的畫作來到了內廷面聖,獻上了《大清子民樂居圖》,他知道雍正喜歡書畫,原以為此圖一呈龍顏必然大悅。雍正接過畫展開一看,卻是眉頭緊皺,眼中還露出了怒氣。不一會雍正帝開口道:此畫是贗品,模仿的是大家王原祈的手法,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好在朕曾研究過王原祈的畫風,不然就上了你的當了。是誰如此大膽,竟敢糊弄到朕的頭上?
張廷玉一看趕緊跪下解釋,說此畫是犬子張若靄所作,他曾師從王原祈。
聽了張廷玉的解釋後,雍正轉怒為喜,張廷玉便接著說他們父子二人回家探親,見到沿途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一派盛世景象,按捺不住喜悅之情,才叫犬子將所見所聞畫了下來呈給皇上的。
張廷玉之所以要獻畫給雍正,主要是這麼多年來,他見雍正過於操勞國事身體狀況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主要是想告訴雍正如今大清江山穩固,皇上可以放寬心,不用過於勞累。
張氏家族,歷經康雍乾三朝,受盡恩寵。張英,官至大學士。張英的兒子張廷玉,也成為了大學士。張氏家族的第三代有兩位佼佼者,分別是張若靄和張若澄。張若靄參加科舉考試,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張若澄進士及第後,進入南書房,成為乾隆皇帝的近臣,後來也成為了大學士,
張若靄(1713—1746),字景採,號晴嵐,是張廷玉的長子。張若靄詩、書、畫兼工,是清代知名文人、書畫家。其字學趙孟頫,旁及隸書、篆書和籀文,各體皆精通。繪畫尤其精美,其花卉畫學明代寫意花鳥畫家陳白陽,山水畫仿明代山水畫家董其昌。他在擔任通政使司時,奉命品定內府所藏的法書、名畫、彞鼎、尊罍,他一一鑒別,品評高下,題寫款識,參與編纂《秘殿珠林》二十四卷、《石渠寶笈》若干卷。
張若靄還自撰《西清紀事》一書,記載掌故和前輩逸事。另著有《藕香書屋詩存》《佳夢軒稿》《珍珠泉書畫舫》《煙雲過眼錄》等書。張若靄時時參加皇帝宴遊,觸景命題,文不加點,千篇立就。每向皇上進獻畫作,皇帝稱讚他的畫無畫苑習氣,有文采秀致,屢屢御筆題詩。可惜張若靄36歲死於西巡途中,
這幅《秋山撫琴》是張氏兄弟合作的山水畫,整幅作品華美異常,明艷無比。「秋山紅樹」是傳統山水畫中的一個重要題材,張氏兄弟首選確立了俯仰結合的視角,然後再逐一添加細節。為了強調高山仰止的感覺,張氏兄弟在畫中將秀雅別緻與大氣巍峨結合在一起,就有了既嚮往又不敢褻玩的感覺。張氏兄弟在創作中也想了很多辦法,極力避免出現空洞乏味的氣息。
無論是色彩上的對比,還是細節的搭配,都在盡力讓畫面多一點生趣。比如雲嵐霧靄之中透出宮殿一角,主峰之上有瀑布飛瀉而下,遠山含黛在雲海中若隱若現,這些傳統的細節元素,都是為了讓作品看上去有濃郁的生機,至於畫中的文人撫琴更是點睛之筆,此畫絕對是清代宮廷山水畫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