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圖片來源:Pixabay)
晚唐詩人韋莊的詩詞或許是因為環境的問題,缺少了那份唐詩的大氣,變得多愁善感了一些。不過,端看他的這一首《江外思鄉》,倒也覺得特殊。因為韋莊對於楊柳的理解,的的確確與他人截然不同,令人初聞,增添些許驚訝,並感到甚為有趣。
《江外思鄉》全詩二十八個字:「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人在異鄉,總是有些的惆悵。思念家鄉是一定的。春暖花開之際,當暖暖的風吹在臉上,那份思鄉之情會像潮水般的湧向心頭。「年年」二字,道出詩人是多年在異鄉,仍未適應異鄉的一草一木。「悲」字更是道出,詩人的並非是一般的那種思鄉,近乎悲切的那種。「杜曲」是地名,「黃鶯」的啼叫聲,更是叫的讓人心碎。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古人喜歡取柳樹的諧音,贈送遠去的朋友,乃是挽留之意。此時的詩人卻取其一段段的柳條為肝腸寸斷之意。在這一點上自然是別出心裁了。
詩人生在晚唐,正是動盪戰亂的時候,真是有家難回。那種思想似乎與杜甫的「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是一樣的感情。當年的杜甫也是因為安史之亂的波及無法回鄉的。也正因如此,讓世間多添了《歸雁》這般的好詩詞:「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思鄉之情,似乎非常容易勾起人們的那種同感。很多人在年輕時喜歡到外面闖蕩,中年時便開始有思鄉之意了,到老時那種思鄉之情就會慢慢的加重;像韋莊這樣因戰亂而無法回家鄉的,還有其他原因,就是家鄉還有自己掛念的人;很多修煉人也會有一種陌生感,在尋道的途中,也會有一種類似思鄉的感覺,只不過他們思念的,還是自己的來處,而非屬人間之地吧!?
責任編輯: 隅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