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頹勢難擋 李克強召開國常會商議對策(圖)


中國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商議對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3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經濟正面臨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處境,中國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商議對策。但是,俄烏戰爭和疫情等突發事件的發展卻讓專家看法不太樂觀。

據中國官媒央視3月30日報導,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稱,當前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李克強稱,「穩定經濟的政策早出快出.....制定應對可能遇到更大不確定性的預案。」

李克強表示,要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以帶動消費擴大內需、促就業穩增長。

李克強稱,在制定今年宏觀政策時「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已有前瞻考慮」,但仍將為經濟中可能出現的更大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北京當局將2022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訂為5.5%左右,為數十年來最低目標。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稍早之前指出,中南海所說的經濟遭遇「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正在增強。1、2月的數據並未全面反映出最新的一些問題,例如,俄烏戰爭的地緣政治衝突,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飆漲給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有,中國國家統計局與財新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服務業PMI中的從業人員指數均仍處於收縮區間,以及受疫情影響,企業招聘需求下降,疫情之下嚴峻複雜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這些都被官方掩蓋了。

宋維駿認為,2月金融數據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反轉,無論是總量還是信貸結構,2月金融數據的整體表現都大幅低於預期。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都受到疫情影響,一些行業和消費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所以,3月份經濟數據會回落。

宋維駿強調,結合上面的問題,北京當局對於今年的增長前景過於樂觀,GDP要增長5.5%的目標是很難達到的。

除了俄烏戰爭帶來經濟的外部壓力,疫情在中國多地多點爆發,則是最大的內部壓力。

例如,擁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是中國經濟、金融和交通中心,亦是本輪疫情的重災區。上海連日確診病例以數千計,頻頻破記錄,本週進入「分區封城」狀態後已進入第五天。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教授宋錚帶領團隊利用中國大陸近200萬輛貨車定位的數據研究各地封城影響,以實施封城的城市佔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兩成作為基礎,認為封城會導致中國每月損失至少460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3.1%的GDP。

宋錚表示,中國採取的防疫措施比其它國家嚴厲,經濟成本也更高昂,每月損失3.1%的GDP只是保守估計,如果加入對全國通貨膨脹的影響和供應鏈的溢出效應,影響會更嚴重。僅上海的嚴格封控就可能使中國的實際GDP減少4%,如果更多城市效仿上海實施更嚴厲的防疫措施,經濟成本將倍增。如果「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一起實施嚴格的封控,在封控期間,經通脹調整後的中國GDP將下跌12%。

儘管經濟學家預計,只要上海封鎖時間不要延長太久,對製造業的影響將有限,但已經有些企業開始感受到封鎖帶來的衝擊。

據《彭博》報導,有物流公司稱運往上海港口和機場的貨物運輸速度明顯放緩,預計會出現延誤。

《路透社》也援引熟悉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特斯拉的供應商安波福(Aptiv)已將上海一家生產工廠的工人遣送回家。安波福發言人拒絕就停產發表評論,僅表示公司遵守政府命令,客戶生產不會受到影響。

此前,特斯拉因疫情已將其上海工廠暫停生產。

同樣在上海設廠的臺灣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其負責人表示,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電視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已經受到中國封鎖的影響。雖維持正常生產,但產線員工在封控期間,要在廠區內吃睡。生產不受影響,但出貨可能受衝擊。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