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期待病人回歸正常 罹癌後的「新常態」(圖)
罹患癌症已經不是立刻致死的疾病,而是逐漸演變成需長期抗戰的慢性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按:現代醫學發達,罹患癌症已經不是立刻致死的疾病,而是逐漸演變成需長期抗戰的慢性病。但對病人來說,這是一個「新常態」。
再也沒有所謂「回歸正常」
無論癌症病人是否自稱為倖存者,千萬小心使用「正常」一詞。
一旦病症或副作用不再外顯,因難受而洩氣的感覺反而常會加倍,因為別人常假定你已經「回歸正常」。切除雙乳的妲米有句名言:「我看起來沒病,你看起來不笨,但我真的有病,你很笨。」狠,但很中肯。
身為與慢性病纏鬥的病友,如果發現大家以為「看起來」正常似乎等同於「真正的」正常,必定大動肝火。但在癌症世界,這種二分法有如家常便飯,癌友圈外的人,常會忘記或不曉得我們未必會裹石膏、纏繃帶,光從外表看不見我們體內可能仍存在突變細胞蠢蠢欲動,等著再次突襲宿主的身體,就算完成治療,慢性病症與副作用也未必會消失。
安娜絲塔西亞提到,有些麻煩竟來自於頭髮沒掉。她發現自己不斷向人解釋癌症還在,每兩天還是要吃一次化療藥,就和其他沒頭髮的病人一樣。
不知道癌症算是慢性病,若是陌生人或不在生活圈裡的人就算了,他們理所當然只從外表判斷,我們也能理解;但若是親朋好友,明明目睹「偽正常」(頭發生長、體重恢復)背後的血淚,仍脫口而出「既然你回歸正常了……」,實在讓我們心如刀割。
癌友的「新常態」
我們要的不是同情,是理解:不會再回歸正常了。大多數癌友所稱的「新常態」意指現狀,以及如何衡量繼續生活的能力,不能以現狀去比較罹癌前的生活;意會到可能再也無法回到那種常態,彷彿萬箭穿心,有時悲傷更會排山倒海而來。無論是生理、心理、情緒、精神,都曾動盪起伏,以前的自己再不復存。
就算可依據以前那個自己來做點什麼,花點時間回味、甚至欣羨過去,事實是:再也回不去了。身為病人的我們必須認清與接受現狀,否則會瘋掉的。
不過,新常態未必負面。每個和我聊過的癌友都有一點教我驚訝,也印象深刻:至少就某一層面來說,比起罹癌前的生活,大家更欣賞現在的新常態。
沒人喜歡罹癌以及隨之而來的抗戰,但我們自身的變化、內心深層的自己,卻因而受到發掘、理解,而且在許多方面,都讓我們很感激。有些癌友甚至會為沒機會獲此體悟的人感到難過,因為伴隨慢性病與末期病症而來的,正是重新看待人生的契機。
當然一定有人罹癌後,成天鬱鬱寡歡,怨天尤人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或就真的是脾氣暴躁;這樣倒也沒關係,只是我自己可沒那種精力。我精力就那麼多,自認為只剩下一把(試想雙掌掬成碗狀盛水),才不想拿來厭世、抱怨個不停,白白揮霍如此寶貴的資源。這段旅程,我四周都縈繞著正面樂觀,包括來自病友的愛和光明,以及他們在旅途上找到且分享的良善。
無論是否珍視新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承受過負面悲觀的時刻,但也可自主選擇要墮入黑暗、還是沐浴光明。誠如「吸引力法則」所述,著重於正面思考,人生就會充滿正面經驗;著重於負面思考,人生就會充斥負面經驗。而我選擇發揚正面能量,傳達樂觀字句,進一步吸引同樣正面樂觀的陪伴者。假使陽光普照,你也很難滯留在陰鬱悽慘的國度。
大部分癌友的感受再也不同於以往,部分癌友的外表則不再相同。疲憊通常持續佔據身心,流失的體力再也無法復原,藥物如炮火持續轟炸,心情、體格、思維已變質,抗戰後留下傷疤、變形,植入物進駐身體部位。我們再也回不去以前那種「常態」。
總之,別再期待病人「回歸正常」……當然也絕對不要對病人說這句話。
本文整理、節錄自琳達・華特絲《癌症病人的心聲》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