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懷》 寄放著李商隱怎樣的情壞(圖)


頤和園長廊彩繪:廣寒秋色。描繪的是李商隱詩《霜月》的意境。為晚清錢慧安仿清朝畫家華秋岳的臨摹作。(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季節,再讀李商隱關於春天的唐詩,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雖是春天,卻感蕭寒。

春日寄懷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丘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髮如絲日日新。

欲逐風波千萬里,未知何路到龍津。

譯文: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變,而我卻在家中獨自過了四年。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的春天,但就沒酒也沒人推薦我。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樣,頭上的白髮卻越來越亮眼。

一心想去追逐風波千萬里,卻不知哪條路才能見龍顏。

古代文人如過江之鯽,但是能夠達到曹操、王安石、辛棄疾、范仲淹、歐陽修等文學造詣深厚、做官又能做出業績的,畢竟不多。

李商隱少年得志,隨著年華的逝去,卻越來越得不到重用。尤其是在丁憂之後,在老家呆了四年。四年的時光足夠他悼念親人,卻也給他太多的時間去暢想之後的日子怎麼過。

在這個春天,李商隱身邊不缺乏美景,過眼之處,皆是「有花兼有月」,然而想到仕途之路,卻「無酒又無人」。自己找不到路,又無人肯幫,只好在詩詞中打發這種無奈的憂愁。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這兩句詩,前半句兩個「有」,後半句兩個「無」,對稱結構很是清晰,將「有」和「無」進行對比,寫盡了作者的無奈與愁苦,字裡行間的落寞感,更是一覽無餘。

這首《春日寄懷》既沒有「巴山夜雨漲秋池」的秋之韻味,也沒有「留得枯荷聽雨聲」的秋之意蘊,但是這句「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卻道盡了比秋天的蕭索、寒意,更為難過的落寞、感傷。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