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在困頓中領悟哲理的詩人(圖)

 2022-02-04 11: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img3.secretchina.com/pic/2021/7-27/p2979261a16977082-ss.jpg
蘇軾(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北宋時期有一名偉大詩人,他才華橫溢心胸豁達,但是官運不亨通,多次被貶。他沒有因為被貶,而自暴自棄、萎靡不振,而是在困頓中,領悟人生哲理,為後世留下啟悟人生的絕妙詩詞,他就是蘇東坡。我們來讀一讀他的《臨江仙》這首詞。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號東坡居士。在宋神宗元豐三年,因烏臺寺案,被貶黃州。他沒有因為仕途的不順被壓垮,而是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眼前的一切。他在城東門開墾荒地取名東坡,又在這裡蓋了草堂取名雪堂。這首詞是他被貶的第三年在黃州所寫。

一日夜裡,詞人孤獨一人在東坡雪堂借酒澆愁,醉而復醒,醒而再飲,歸去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睡得沉沉的,多次敲門也不應答,無奈只好拄著枴杖在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

看著浩瀚的江水,詞人陷入了深思。回想自己身處官場,長恨管不住這個肉體,好像那個身體不是自己的。由於被功名利祿羈絆,不知何時才能忘卻?夜深風靜,望著水波粼粼的江面,詞人發出本性的一念:「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詞人從此要遠離喧囂的人世,希望自己駕著一葉扁舟順流而下了卻餘生。

詞人此時此刻的心境已經達到放棄對名利的追求。因為經過風雨的錘煉,已經看淡了一切,一心嚮往清靜恬淡的隱居生活。心靜的不起一點漣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正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也是詞人所要表達的人生哲理。

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會通過他的作品反映出來,通過這首《臨江仙》可以看出詞人是個修行人,他看破紅塵,不被名利情誘惑,不陷在其中或喜或悲。

翻閱歷史看到有關蘇東坡的記載:「皇上宋哲宗曾經問內侍陳衍:『蘇東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麼衣服?』陳衍說:「是僧衣。」原來大文豪蘇東坡是個沒入空門的修行僧人。

来源:看中國投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