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縱橫】北京的經濟政策就是來回折騰(視頻)
【看中國2022年1月27日訊】回顧過去這一年北京政府的經濟政策,四個字形容,就是今天這期節目的標題:來回折騰。當全世界還處在疫情的水深火熱當中的時候,中共標榜自己的制度優越,新冠病毒清零,經濟恢復正常,來自國外的出口訂單源源不斷,當國際社會逐步解除禁足令之後,經濟強力反彈,市場需求更加旺盛,出口訂單更多。中國是唯一一個在疫情期間經濟保持增長的大經濟體,北京政府躊躇滿志,開始著手要處理一些長久的經濟垢病,房地產泡沫、出生率下降、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連連出手,限制地產商信貸規模,消滅課餘輔導行業,收拾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通過數據安全法,叫停螞蟻上市,逼迫滴滴出行回籠,碳排放歸零,限制煤炭開採,等等。可是就在去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急速降溫,失業率增加、零售停滯不前,甚至出現無預警、不定期拉閘限電,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現在穩定又成了中共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現在又開始急於滅火,減少這些重拳出擊後對社會的影響。
根據北京官方公布的數據,去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12.7%,但是下半年情形急轉直下,第三季度經濟發展速度4.9%,第四季度4%。去年中共給經濟猛踩剎車,剎車過猛,現在開始踩油門,降低利率、降低銀行保證金額度、放寬地產市場信貸約束,但這一切手段,現在看來,還不足以讓經濟列車加速,接下來幾個月還會繼續降溫。世界銀行已經下調了中國今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從原來的5.4%下調到5.1%,這個速度,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之後排名倒數第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把中國今年的經濟發展預期,從原先的5.9%下調到5.6%。
現在北京政府肯定已經明白了,去年打出去的那套組合拳打錯了,今年又是最敏感的二十大,本來要借重拳出擊來顯示改革和大權獨攬的魄力,有挑戰社會垢病的魄力,沒成想傷筋動骨,現在需要調養,估計今年不會再出臺激進的政策變化,希望能保持穩定,穩定現在成了最重要的政治目標。照理說,在中共這樣的一黨專制下,經濟資源、社會資源都掌握在中共手裡,要維持經濟的穩定不像自由社會那麼困難,大不了就印鈔票。但有一樣中共無法控制,病毒可不聽中共的,疫情可是中共掌控不了的,清零?哪那麼容易清零?儘管中國沒有言論自由,但是反對封城的聲音開始浮現,甚至有抗議,當然目前抗議的還不是清零政策,抗議的是封城中地方官員的無能。
中共的疫情零容忍政策本身對經濟構成了最大的威脅,除了關店、關廠、關碼頭,硬生生的遏制經濟活動之外,老百姓也不敢花錢消費,需求疲軟。因為要刺激經濟而增加的政府支出,繼續投放在低效的國營企業,寅吃卯糧,未來能使用的刺激資源更少。當自由社會逐漸對新冠病毒採取了長期共存的認知和態度轉變的時候,開始把新冠病毒當流感對待的時候,中共的清零政策在中國社會營造的,對新冠病毒的恐懼與日俱增,當初對疫情的這種恐懼造成國人對嚴厲封城措施的容忍,但現在對疫情的恐懼,無疑讓中共的清零政策騎虎難下,也正是因為中共在零容忍這條路上一直走到黑,高盛投資公司把中國今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從4.8%下調到4.3%。
去年給中國經濟注入活力的出口,估計今年動力會消退,向來是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市場,今年繼續萎縮,越來越多的城市房價開始下跌,歐洲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麥格理銀行就預計,中國地產今年將進入最黑暗的階段,是今年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絆腳石。恆大集團債務爆雷,你已經很熟悉了,而地產開發商碧桂園也遭遇債務危機,這就很讓投資者忐忑不安了,碧桂園是中國大陸去年房屋成交量最大的地產公司,也是債務評級良好的民營地產公司,比起很多大舉借債的地產公司來,碧桂園要好的多,所以去年當北京政府限制信貸規模,恆大集團因為債務危機弄得灰頭土臉,還拖累了其它地產公司的時候,碧桂園穩坐釣魚臺,債券價格巍然不動。但是就在上個星期一,1月17號的時候,碧桂園2026年到期的一批美元債券突然掉價,三天掉了20%,星期一公司股價跌幅超過8個百分點,可見投資者信心缺失。
更悲摧的是,儘管民營企業是中國最有活力的領域,但是中共對民營企業的絞索不會放鬆,星期四,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出通知,大網際網路公司的收購和兼併,必須先得到網信辦的許可,什麼叫大網際網路公司吶?就是用戶超過一億,或者年銷售額超過一百億人民幣的網際網路公司,像是騰訊、阿里巴巴、位元組挑動等,都逃不過去。
難道中共集團不知道這個道理嗎?不知道中國經濟還得靠民營企業的活力才有救嗎?它當然知道,但是它改變不了,不可能改變,這是政策的慣性、也是面子問題,就是在民主社會,一屆政府也很難改變政策,只有選民感到厭倦和憤怒,選出來一個新總統、新政府才會發生改變,皇權時代也只有新皇帝登基往往才會改變老皇帝的政策,所以眼下的中共統治集團不會改變政策,只能繼續往下走,在繼續往下走的過程中,繼續來回折騰。
謝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如果您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幫助轉發推薦,也請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請點擊訂閱鍵,再次感謝您收看東方縱橫,我是東方,咱們下次時間-再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