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背靠背」合作 中亞恐成決裂點(圖)


在2019年6月28日與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上,習近平和普京會面。(圖片來源:Kim Kyung-Hoon-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月2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4日將出席北京的冬奧會開幕式。用中國媒體的話說,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2022年將繼續深化發展。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迅速出兵幫助平息哈薩克斯坦的抗議,而中國無力介入的現狀會迫使中國重新審視自己在中亞地區的脆弱性。中長期來看,當中國有一天不再滿足目前兩國在該地區的角色分工時---俄羅斯負責安全保障,中國幫助發展經濟---中俄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

哈薩克斯坦事件暴露了中國在中亞的脆弱

哈薩克斯坦境內新年開始的危機隨著以俄羅斯為首的集安組織(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部隊在1月19日的完全撤離似乎已經趨於平緩。在哈薩克斯坦的這場危機中,相比俄羅斯的迅速出兵,中國除了發表聲明之外,並沒有提供實際的幫助。

中國起先表示哈薩克斯坦發生的抗議是其內政,中國不予干涉。後來,中國又表示願意與上海合作組織的其他成員國一起為穩定哈薩克斯坦和地區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中國、俄羅斯以及哈薩克斯坦都是上合組織的成員國,但最終俄羅斯領導的集安組織繞過了上合組織,使得中國無力介入。

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政策研究員卡德裡·利克(Kadri Liik)告訴美國之音,俄羅斯本次的行動顯示俄羅斯依然是中亞安全的主導力量。

她說:「一直是這樣的。在中亞,俄羅斯在軍事和安全事務上佔據上風,而中國一直是經濟的主導力量。在經濟上,俄羅斯已經將中亞的控制權拱手讓給了中國。在軍事上,中共接受,甚至可能尊重俄羅斯的主導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這次並沒有太大變化。」

儘管中國在中亞經營多年,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莫斯科中心專家馬鐵木(Temur Umarov)在接受彭博通訊社採訪時說,在哈薩克斯坦,在中亞,中共干預當地國內政治的能力依然有限。

他說:「在這個領域,儘管中(共)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精英階層(與普通民眾相比,北京在這個階層更受歡迎)之間有所聯繫,但是莫斯科在內政方面仍然佔據了上風。普京與當地大人物的共同點仍然比習近平多,這讓他有信心介入並選邊站隊。而中(共)國只能拭目以待。」

研究中國與中亞外交關係的歐安組織學院(OSCE Academy)研究員邱芷恩(Niva Yau)認為,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軍事行動將使得俄羅斯在日後與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交易時具有進一步的議價能力。

1月6日在俄羅斯出兵哈薩克斯坦後,邱芷恩發推文說,「如果托卡耶夫最終讓步,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軍事行動將對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產生爆炸性後果。因為過去幾年,俄羅斯一直試圖控制中國從中亞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在與中國談判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氣交易時具有巨大的議價能力,巨大的槓桿作用。」

俄羅斯一直以來通過歐亞經濟聯盟(EAEU,由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五國組成)向哈薩克斯坦施壓,希望後者同意制定協調一致的石油和天然氣標準,以便俄羅斯可以對出口中國的油氣定價。

美國智庫大西洋合作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的項目助理帕蒂·瑞恩(Paddy Ryan)認為,通過歐亞經濟聯盟,俄羅斯可以向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石油價格那樣控制哈薩克斯坦天然氣的價格。瑞恩認為,俄羅斯挽救了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後者毫無疑問會給予回報。他說,就像對歐洲一樣,俄羅斯現在對東向的天然氣輸出可能也有了制衡力,這對中俄在中亞的分工會是一個考驗。

彭博通訊社的最近的一篇題為《中俄在中亞有問題》的文章也指出,考慮到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以及銅和鈾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哈薩克斯坦此次的麻煩可能會迫使北京重新評估在中亞的脆弱性。

根據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的數據,2005至2020年間,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金額高達192億美元;約有56個中國出資的計畫,預計在2023年之前完工。其中主要投資於石油、天然氣和礦產領域。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1年1月至11月,中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402萬噸天然氣。中國媒體也指出,哈薩克斯坦局勢直接關係著中國的西北邊陲安寧和能源安全。

不僅在哈薩克斯坦,中國在中亞其他國家的貿易和投資也在增長。根據中國新華社的最新消息,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0年來,同中亞五國貿易額增長100多倍。

不少人指出,哈薩克斯坦事件其實對北京提出了警示。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經濟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中國企業的命運卻取決於俄羅斯的意願。中國能否繼續將貿易和能源安全外包?在世界的很多地方, 中國已經開始自己為自己的企業和國民提供安全保障。據報導,中國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的這次危機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如果中國的利益和投資受到影響,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會如何反應。

中國目前不會挑戰俄羅斯的地位,俄羅斯也不害怕中國

不過,至少在表面上,北京是支持俄羅斯主導的干預行動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月7日在被問到如何看待集安組織出兵哈薩克斯坦後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於哈當局盡快平息事態的努力,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在哈蓄意製造社會動盪、煽動暴力。」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利克說,哈薩克斯坦事件對中俄關係來說算不上「扭轉局面的大事」(game changer)。她認為,短期內,中國不會「明目張膽地」挑戰俄羅斯在中亞的安全地位。

她說:「我不認為中國對在中亞地區扮演軍事和安全形色很感興趣。中國目前更關注南中國海、臺灣等,中亞還不在其直接利益範圍內。也許,從現在起未來幾十年 (這樣的興趣)會增加。」

她說,克里姆林宮也很滿足自己只是中亞安全保障者的地位。

利克說,在中亞,兩國目前的利益趨同。俄羅斯擔心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的恐怖主義活動,而中國也希望自己在中亞的經濟活動等不受恐怖主義的威脅。利克認為,從目前來看,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的相處還相當和諧。兩國目前都還尊重彼此在中亞的利益。

1月11日,中國外長王毅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哈薩克斯坦局勢進行對話。雙方立場相似,都認為是「外部勢力「蓄意製造的動盪,策動」顏色革命「等。雙方都希望哈薩克斯坦恢復穩定和平靜。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莫斯科中心專家馬鐵木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也寫道,即便是目前中俄在中亞的確存在一些競爭,但是,莫斯科和北京把發展兩國友好關係當成重中之重,特別時兩國與西方的對抗都在加劇之時。

2014年,俄羅斯出兵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遭到西方制裁後,俄羅斯政策制定者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逐漸把中國當成一個盟友和投資者而不再僅僅是區域競爭者和俄羅斯軍事設備的購買者,甚至俄羅斯技術的抄襲者。中國近年也因為在香港和新疆踐踏人權、對臺灣進行恫嚇,對澳大利亞等國進行經濟脅迫而與美國和西方交惡。在美國和西方眼中,俄羅斯和中國總是被放在一起,被視為是對現行世界秩序的挑戰者。

馬鐵木說,莫斯科和北京現在沒有興趣尋求衝突, 兩國的雙邊關係要比他們在中亞的利益更加重要。他指出,在塔吉克,中國在安全領域的活動很是活躍,但是也沒有引起與俄羅斯的衝突。

2021年10月,有報導說,中國將在塔吉克鄰近阿富汗邊界地點設立警察基地。在此之前,中國還曾為塔吉克興建了一批與阿富汗接壤邊界線上的邊防哨所。另外,中國還幫助塔吉克軍隊興建營房,辦公大樓和訓練基地,以及培訓塔吉克軍官。兩國在巴達赫尚山等地區也舉行過聯合軍演。

中長期,中國不會滿足現在的分工

在西方,很多人認為,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要求扮演更重大的角色之外,中國也會壯大在中亞的力量。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不會滿足於僅僅在中亞發展經濟的地位。

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現在布魯金斯學會進行軍控和安全研究的史蒂文·皮弗(Steven Pif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我想,你會在某個時間節點看到俄羅斯和中國的利益走向衝突的。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在中亞進行了很多重大經濟投資。我想,在某個時候,中國會試圖將經濟投資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的。我相信這會與俄羅斯產生摩擦。」

因為擔心在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安全,北京也已經開始更多涉足中亞安全領域,除了在塔吉克首開涉足中亞安全領域的先例之外,2016年,中國還主導建立了有塔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參加的四方安全機制,並建立了聯合反恐部隊。專家們指出,隨著2021年美軍撤離阿富汗,中國在這方面的擔憂只會加劇。雖然俄羅斯迄今仍未對此公開表達不安和不滿,但是,他們相信中國的這些行動都不會讓俄羅斯舒服。

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政策研究員利克說,俄羅斯的政策制定者和社會目前並不像西方許多國家和中國周邊國家那樣對中國的越來越強勢感到害怕一是因為俄羅斯仍然擁有顯著的軍事優勢,二是因為在一些蘇聯時代的殘餘信念的存在,比如中國是俄羅斯的「小弟」和「一個欠發達的國家」。

不過,她也指出,莫斯科對北京的信任還是有些克制的。在敏感的政策問題上,俄羅斯小心翼翼地與中國保持距離。俄羅斯的安全部門很少使用中國技術也並非偶然。她說,隨著中國進一步展示自己的肌肉,俄羅斯也會更多的瞭解自己的鄰國。她說,在俄羅斯,年輕一代的中國問題專家比年長的同事對北京更加警惕。

原標題:中俄「背靠背」合作最終或因中亞破裂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