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往鞋子裡倒水了嗎?(組圖)


心寬似海,山海皆可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清朝時期,有個年輕人頗有才華,參加鄉試第一年,便考中舉人。但考中舉人的候補官員很多,等候實缺,不知道要等多久。年輕人中舉之後,書也不讀了,事也不做了,眼看做官遙遙無期,便不停抱怨:「讀了這麼多年書,老天不給我出人頭地的機會。」

家裡人看他如此頹喪,便讓他去請教他的恩師。年輕人一見恩師就開始大倒苦水。老師聽完他的苦惱後,拿起一杯水就倒進了他的鞋裡。

年輕人一驚:「恩師,您這是做甚麼?」老師只說:「今天回去吧,明天再來。」

第二天,年輕人再次來到住所。老師問他,昨日回去路上感覺怎麼樣?年輕人叫苦不迭:「山路崎嶇,本就難走,加上鞋都濕透了,哪還走的動路啊!」老師笑了笑說:「你一直抱怨,不正像往鞋子裡倒水嗎?越抱怨行路越難。」年輕人恍然大悟,回家之後努力讀書,赴京參加會試,錄取後終於做了官。

這一生,我們會經歷很多,有得到,也有失去;有坦途,也有崎嶇山路。若一味在糟糕的境遇中難於自拔,只裹足不前,逐漸沉淪。要想腳下的路走得順,唯有一心向陽,倒掉那些負能量的水——諸如抱怨、悲觀、內耗。

停止抱怨

一天,一個身世悲慘的男子,逃難到到一個村莊,卻發現村莊都被洪水衝垮了。他看著滿目瘡痍的村莊,不禁悲從中來,覺得自己的命運就像這個被沖毀的村莊一樣。

走著走著,他看見了一個面帶微笑的農夫,沒有抱怨也沒有悲傷。男子感到非常奇怪,就去問農夫。

農夫說:「這些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了,抱怨也沒有用。」

抱怨無一用處,還可能失去改變自己境遇的機會。與其抱怨,不如努力,等待花開。


心若向陽,生活皆可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停止悲觀

小說《羊皮卷》中,有一位叫塞爾瑪的年輕女子。她第一次去到沙漠時,特別沮喪。因為丈夫奉命到沙漠裡演習,留她一個人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裡,炎熱難熬,身邊也沒有一個可以交談的朋友。於是,她便寫信給父母訴說這種苦悶。

她父親的回信只有短短一行字:兩個人從牢房的鐵窗望出去,一個人看到了泥土,一個人看到了星星。

塞爾瑪感到一絲慚愧,決心改變自己的心態,在沙漠裡尋找自己的星星。

沙漠裡植被罕見,她就研究耐旱植物生存的原理;沒有娛樂生活,她就觀察日落日升,欣賞沙漠特有的風光;沒有朋友相伴,她就學當地的語言,與當地民眾打成一片。

自那以後,塞爾瑪不再覺得自己身處於「牢房」之中。最終,她把自己的所思所見記錄下來,還出版了一本暢銷書。

路隨心轉,境由心造,生命的質量,更多取決於我們的心態。

你若愛,生活處處都是愛;你若恨,生活處處都是恨。心寬似海,山海皆可平;心若向陽,生活皆可待。

停止內耗

作家鶴田豐和曾分享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他曾是一位諮詢師,經常要舉辦講座。一開始的時候,他會先定好時間和場地,一切準備就緒後,再發邀請函。但每次一到最後發邀請函的時候,他就開始打退堂鼓:「我真的能講好嗎?是不是要再多做些準備?如果沒人參加怎麼辦?」

結果,辦講座的計劃,一次次都落空了。

後來,他決定先在網站上發出講座通知,如果有人報名,再去確定時間和場地。結果,有5個人報名。他一想到既然有人要來參加,那無論講得好不好,這個講座都得辦起來,不能臨時反悔。就這樣,他的第一場講座成功了。

接下來第二場,第三場......都順利辦成了,觀眾也一次比一次多。

人一直停在原地憂心忡忡,不如勇敢邁出第一步。總是思慮過度,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產生嚴重的精神內耗。

人無法阻止潮起潮落,卻可以學會乘風破浪。把所有的不快給昨天,把所有的希望給明天,把所有的努力給今天。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