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海軍的第四艘先鋒級核潛艇復仇號,返回蘇格蘭的克萊德海軍基地。(圖片來源:公有領域/英國皇家海軍)
【看中國2021年11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戈御詩編譯/綜合報導)英國的整個指揮和控制機構,甚至整個國家,都可能在一次核打擊中從地球上抹去,這種想法令人不寒而慄。然而,正是這種可能性,促使英國的歷任首相,在擁有核潛艇的「二次打擊」核威懾之後,形成了黑暗而清醒的傳統。
英國新首相一上任,就會收到關於國家核武器能力的高度機密簡報,特別是會被告知先鋒級(Vanguard class)核潛艇及其搭載的16枚三叉戟(Trident)II D5導彈,所能帶來的巨大破壞。新首相們還會知道,英國的核對手能在一瞬間,給英國造成巨大的死亡。
隨後,首相與最高軍事顧問們一起,用自己的筆跡寫了四封相同的信。信中會概述在核交戰的情況下,如果英國首相和指定的第二人,已經死亡或喪失能力,核潛艇應該怎麼做。
信件一旦寫好,就會被轉移四艘先鋒級戰略核潛艇上,並被存放在雙層嵌套的保險箱內,直到首相決定改變命令或其任期結束。在此之後,信件將被密封銷毀。
根據《駕駛》網站的描述,在被認為是核攻擊之後的時間裏,潛艇船員會進行一系列漸進式的檢查,最後才是船長打開信件。多種檢查包括,監聽皇家海軍和國防部各級指揮部的無線電信號,最著名的是監聽BBC4的無線電廣播,特別是BBC Today的最新節目。如果這些方法都不奏效,在某個預定的時間段之後,據傳是幾天的時間,先鋒級潛艇的艇長將會打開信件並執行首相的指示。
根據披露,首相在撰寫最後的手段信時,有少數已知的指令可以選擇,首相也可以組合這些指令。可選擇的指令包括:報復、不要報復、使用你自己的判斷、把自己置於美國海軍的指揮之下,或者去找澳大利亞的同行。
在大多數情況下,發射的命令將通過緊急行動信息傳遞,甚至可以通過美國的甚低頻(VLF 3-30KHz)通信能力來傳達。甚低頻通訊能夠穿過水、土壤、石頭、金屬核建築材料,比衛星通訊更安全,極為適合長距離。
在敵人的彈頭在倫敦和其它人口中心以及軍事設施上空引爆之前,英國首相將只有幾分鐘的時間通過既定渠道下令進行報復性打擊。在《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曝光中,亨尼西(Peter Hennessy)和奈特(Richard Knight)這一過程。
他們披露:「如果潛艇收到的開火命令,是從仍在運作的政府中發出的,那麼首相的命令就會傳達到CTF345,這是位於中塞克斯郡(Middlesex)諾斯伍德設施(Northwood)一個掩體,被稱為‘洞’(The Hole)。每天有一小群海軍軍官在那裡守候,等待著這一不可能的通信。我們去過CTF345,他們和「先鋒」潛艇上的同事一樣,安靜高效,業務能力強,實事求是。
這兩位知情人士解釋說,「首相發布信息很可能是在白廳國防部地下的政府應急室,信息被重度加密後傳到後,傳到CTF345,海軍官員們從掛在行動室牆上的兩個保險箱中收集密碼,這些保險箱由皇家海軍陸戰隊員,通過閉路電視持續監控。如果有人未經適當授權而接近保險箱,海軍陸戰隊員(the Marines)會帶著武器衝進房間。CTF345的軍官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驗證信息,最後將信息放到傳輸系統中,與指定目標的加密坐標一起,傳達給巡邏的核潛艇。」
潛艇助理參謀長(assistant chief of staff submarines)鮑勃·安斯蒂准將(Commodore Bob Anstey)披露,來自首相的發射命令,會變成15個字母的加密信息,發送到核潛艇。一旦收到信息,船上有專門的程序來解碼字母和數字,併進行驗證,這就必須使用潛艇控制室安全系統中的密碼本。如果發射的命令是合法的,艇長會把潛艇開到所需位置,然後將一些鑰匙插入特定的面板,所有的鑰匙都必須轉動並 「排好隊」,以便系統和觸發器發揮作用。
安斯蒂准將介紹說,核子觸發器本身,是根據手槍的手柄設計的,顏色是紅的,存放在潛艇的導彈控制中心。圖片鏈接在這裡。
《駕駛》指出,如果一次核攻擊就消滅了英國與戰略核潛艇的的通信能力,而英國的核潛艇還一直在大西洋上巡邏,最後一封信可以作為一種自動防故障反應,而發揮作用,確保第二次打擊能力被激活。五十多年來,英國一直保持著持續的海上威懾力,自1969年以來,至少有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在大西洋巡邏。
在美國的戰略核潛艇上,沒有部署這種最後手段,因為美國有龐大的國土、廣泛的指揮和控制基礎設施。在美國,只有總統或副總統可以下令釋放核武器,而這一決定必須在探測到來襲的炮火後,迅速作出,或者希望總統或副總統能夠在打擊中倖存下來,同時戰略司令部的飛行前哨也能轉達執行報復性打擊的命令。
一些人認為這個制度有缺陷,一個可能已經死亡的首相,不知道確切情況,就能主宰數百萬人的命運;而且如果潛艇指揮官被命令進行打擊,他知道到底要打擊誰?考慮到一艘已經被隔離的潛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還能衡量誰還活著,是值得懷疑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