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弄權遭五刑和腰斬 又被滅了三族(圖)
【勸忍百箴】李斯之黃犬誰牽 霍氏之赤族奚避
李斯弄權遭受五刑和腰斬並被滅三族。(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勸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許名奎,書成於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勸忍百箴》共計一百篇。其內容包括忠孝仁義、喜怒好惡、名譽權勢等多個方面。全書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傳達中國忍文化的深刻內涵。
古訓嘉言可以作為今日之借鑒,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筆者為讀者介紹《勸忍百箴》一書中《權之忍》的部分內容。
【原文】子孺避權,明哲保身;楊李弄權,誤國殄民。蓋權之於物,利於君,不利於臣,利於分,不利於專。
[大意]張良避讓權位,可見他明白事理,懂得保全身家性命。楊國忠、李林甫玩弄權柄,結果導致禍國殃民。權力這東西,對君主有利,對臣子不利;分散了有利,集中了不利。
【原文】李斯之黃犬誰牽,霍氏之赤族奚避?噫,可不忍歟!
[大意]李斯的黃犬由誰去牽呢?霍光的族人躲避到哪裡去呢?唉,怎麼能不忍呢?
本篇為讀者介紹著名典故——李斯之黃犬誰牽。這句話的出處源自《史記》,是李斯遭受酷刑之後,在死刑之前的遺言。這個典故的本身真的是觸目驚心啊!
李斯,戰國末楚國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曾任秦朝左丞相,司馬遷著《史記》,將李斯和宦官趙高並寫於《李斯列傳》。
年輕時,李斯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李斯學完之後,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決定到秦國去。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下逐客令時,李斯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採納。李斯又為秦並六國謀劃,建議先攻取韓國,再逐一消滅各諸侯國,完成統一大業。
李斯因妒忌謀害了韓非。韓非是一位韓國公子。韓非和李斯都是大儒荀卿的學生,但李斯自知學識比不上韓非。秦王政要攻打韓國。起初韓王安不重用韓非,等到情勢吃緊,才派遣韓非出使秦國。秦王政雖然很喜歡韓非,但還沒任用他當大官。李斯、姚賈嫉妨韓非,在秦王政面前詆毀他說:「韓非,是韓國公族子弟。現在大王要吞併各國,韓非到頭來還是要幫助韓國而不幫助秦國,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國留的時間長了,再放他回去,這是給自己留下的禍根啊。不如給他加個罪名,依法處死他。」
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藥,叫他自鴆。韓非想要當面向秦王政陳述是非,又不能見到。後來秦王政派人去赦免他,但韓非已經死了。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全國後,李斯作為廷尉奉命與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等議定「皇帝」之號。李斯後任丞相,多次隨始皇帝巡行,其權勢如日中天。
秦始皇巡遊時候於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公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根據《史記》的記載,李斯之所以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贊同了篡改傳位詔書的計畫,是因為李斯貪戀權勢,希望自己的權勢能夠一直繼續下去。當時趙高對李斯說:「上下齊心協力,事業可以長久;內外配合如一,就不會有什麼差錯。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保封侯,並永世相傳,一定有仙人王子喬、赤松子那樣的長壽,孔子、墨子那樣的智慧。現在放棄這個機會而不聽從我的意見,一定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善於為人處世,相機而動的人是能夠轉禍為福的,您想想該怎麼辦吧。」李斯看重爵位俸祿,最後妥協了。
趙高與李斯合謀更改秦始皇的遺詔,改立胡亥為太子,又派使者矯詔以戍邊無功和誹謗不孝的罪名賜死扶蘇;以為臣不忠的罪名賜死蒙恬,將兵權交予副將王離。扶蘇得到詔書後自殺,蒙恬不肯自殺,被囚禁於陽周。
秦二世即位後,法令誅罰日益殘酷,群臣上下人人自危,想反叛的人很多。李斯為了保存自己的權勢地位,答書上奏,曲意阿順秦二世的心意,甚至說:「聖明的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長掌大權,獨自壟斷天下利益,其原因並不在於他們有什麼特殊的辦法,而是在於他們能夠獨攬大權,精於督責,對犯法的人一定嚴加懲處,所以天下人不敢違犯。」「更何況節儉仁義的人在朝中任職,那荒誕放肆的樂趣就得中止;規勸陳說,高談道理的臣子在身邊干預,放肆無忌的念頭就要收斂;烈士死節的行為受到世人的推崇,縱情享受的娛樂就要放棄。所以聖明的君主能排斥這三種人,而獨掌統治大權以駕馭言聽計從的臣子,建立嚴明的法制,所以自身尊貴而權勢威重。」
李斯的答書上奏之後,秦二世看了非常高興。於是實行督責愈加嚴厲,向百姓收稅越多越被看作是賢明的官吏。秦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得上善於督責了。」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積著剛殺死的人的屍體,而且殺人越多的越被看作是忠臣。秦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的上實行督責了。」
起初,趙高的濫殺無辜造成與很多人結怨,他害怕有人在秦二世面前揭露他的罪行,於是以「天子之所以尊貴,在於大臣只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見到他的面容,所以才自稱為『朕』」、「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麼事情都懂」為由勸秦二世不要上朝,以免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大臣,使皇帝顯得不夠聖明。
趙高還勸秦二世深居宮中,讓他和熟悉法律的侍中們在一起,等到公文呈上由他們批奏決定,這樣皇帝可以縱情享樂,大臣們也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呈報,天下的人就能稱皇帝為聖明之主了。秦二世正耽於聲色犬馬,懶於處理政事,於是不再上朝,趙高獨攬朝政。
趙高獨攬朝政的行為招致了李斯等大臣的不滿,趙高得知後懷恨在心,假意對李斯說:「現在函谷關以東的盜賊很多,而陛下卻加緊遣發勞役修建阿房宮,蒐集狗馬等沒用的玩物,我想勸諫但因為我的地位卑賤,可是您貴為丞相為何不勸諫呢?」李斯老早就想勸諫秦二世,但無奈秦二世常居深宮之中,想勸諫苦於無人傳達,沒有面見聖上的機會。趙高便在李斯面前推薦自己,說等皇帝一有空閑就立即通知他,可以趁機勸諫。
趙高屢次趁秦二世在與美女玩樂的時候,派人轉告李斯說陛下正好有空閑,可以進宮奏事。李斯於是就到宮門外求見,搞得秦二世大為掃興,趙高趁機向秦二世進讒言說李斯在朝廷外權利比皇帝還大,他參與了沙丘密謀卻因為地位待遇沒有得到提高而心生不滿,他真正的願望是想裂土封王。趙高又誣陷擔任三川郡郡守的李斯的長子李由與楚地的強盜陳勝等人有舊交,當盜賊經過三川郡時,李由只是守城而不出擊,又說他們之間有書信往來。秦二世於是派人調查李由與關東起義軍勾結的情況。
李斯知道了這個消息。李斯不能進見,就上書揭發趙高的短處,指出趙高就是篡國弒君的子罕和田常。秦二世早已相信了趙高,暗中把李斯的揭發內容告訴了趙高。趙高說:「丞相所憂慮的只有我趙高,我死之後,丞相就可以幹田常所幹的那些事了。」於是二世說:「就把李斯交給你這郎中令查辦吧!」
於是秦二世就派趙高審理丞相一案,對他加以懲處,查問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情狀,將其賓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趙高懲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冤屈地招供了。李斯之所以不自殺而死,是他自負能言善辯,又對秦國有大功,確實沒有反叛之心,希望能夠上書為自己辯護,希望二世能覺悟過來並赦免他。李斯於是在監獄中上書。奏書呈上之後,趙高讓獄吏丟在一邊而不上報,說:「囚犯怎能上書!」
趙高派他的門客十多人假扮成御史、謁者、侍中,輪流往複審問李斯。李斯改為以實對答時,趙高就讓人再拷打他。後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以為還和以前一樣,終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趙高把判決書呈給皇帝,二世皇帝很高興地說:「沒有趙君,我幾乎被丞相出賣了。」等二世派的使者到達三川調查李由時,項粱已經將他殺死。使者返回時,正當李斯已被交付獄吏看押,趙高就編造了一整套李由謀反的罪狀。
二世二年(公元前208)七月,李斯被判處五刑,判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臨死前,其排行中間的兒子一同被押解,李斯回頭對兒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辦得到呢!」於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
李斯的結局非常慘烈,遭受五刑和腰斬並被滅三族!
五刑是古代五種刑罰之統稱,在西漢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宮、大辟。墨,又稱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額頭刺青,並染上墨。劓,割去受刑者的鼻子。刖,夏稱臏,周稱刖,秦稱斬趾。斬掉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宮,又稱淫刑、腐刑。大辟,即死刑,分為斬、刺、絞、烹、坑、腰斬、車裂等。
秦漢時期,對一個人實施多種殘酷刑罰的處死方式為「具五刑」。《漢書・刑法志》記載:「當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誹謗詛詈者,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五刑。」根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秦相李斯即以具五刑之法,處死於咸陽,並誅滅其三族。
李斯弄權,其結局悲也!為了自己的權勢,為了永保富貴,李斯不惜與宦官趙高勾結篡改傳位詔書,不惜附和秦二世執行殘酷的法令,多少無辜的人因此成了冤魂。李斯的權勢富貴長久了嗎?沒有!正相反,他的倒行逆施為其種下了惡果,其報應如影隨形,很快就到了。李斯死前就遭受了種種酷刑,被具五刑,再被腰斬,三族被滅。
死刑前,李斯的遺言成了典故,李斯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世人當警醒!人生無常,富貴不長久,權勢如過眼雲煙,匆匆百年,轉眼即逝。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