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高層當選國際刑警組織執委 惹怒國際聯盟(圖)


中國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胡彬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執委後,「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痛斥是在為中共的鎮壓暴行「開綠燈」。(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21年11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25日宣布中國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胡彬郴當選為亞洲地區執行委員,任期3年。「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立即發布新聞稿,痛斥該組織形同為中共的鎮壓暴行「開綠燈」,並呼籲各國政府撤銷跟中國與香港的引渡條約,來保護海外的異議人士及流亡者。

綜合法國世界報與上報報導,11月25日,國際刑警組織對外宣布胡彬郴與印度普拉文・辛哈(Praveen Sinha)當選為亞洲地區執行委員,任期3年。

根據胡彬郴在領英(LinkedIn)上的資料顯示,胡彬郴是中國公安部裡的將軍、是國際合作專家,他從2011年起開始擔任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的武官,而他擁有劍橋大學犯罪學哲學碩士學位。

然而,身為中國公安部的一級督察與國際合作局副局長,胡彬郴實際上是一名爭議性人物,他被國際人權組織稱為「綁架局長(chief kidnappers)」。當胡彬郴當選後,在國際社會上引發很大爭議和不安。原因是人們擔心北京繼續利用國際刑警組織迫害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

在中國境內,中共公安部負責維穩的主要任務,同時是做出侵犯人權行為、鎮壓不同政見的主要實施單位。

在國際上,中共公安部則利用國際刑警組織抓捕流亡的異議人士與失蹤的中國公民,引發國際輿論譴責。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每年通過該組織渠道發出協查案件約達3000起,每年發出的「紅色通緝令」高達500多起。

針對胡彬郴的當選,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是北京在背後運作的結果。

當選舉結果一公布,「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立刻發布聲明譴責。

該聲明表示,中國多次濫用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迫害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胡彬郴的當選,將為中國政府持續濫用國際刑警組織,做為鎮壓工具開綠燈,並導致海外的數千名香港人、維吾爾人、西藏人、台灣人與中國籍政治異議人士面臨更大的風險。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在聲明中呼籲國際社會,不能允許中共繼續將其執法黑手伸入其他國家;鑑於中共長期以來侵害人權的行為,各國政府應該要撤銷與中共及香港的引渡條約,來保護海外的民運活動者、異議人士與流亡者免於中國當局的騷擾與恐嚇。

在這次國際刑警組織大會開始前,IPAC等跨國政治團體,以及「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等國際人權組織,就已經接力發聲呼籲各成員國抵制。

法國《解放報》報導,關注中國跨議會聯盟的議員們於11月15日就開始向18名西方內政部長提出質疑,因他們擔心會看見「生活在國外的數以萬計的香港人、維吾爾人、西藏人、台灣人和中國持不同政見者被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反對胡彬郴當選國際刑警組織執委的人士,經常引用兩起案例來說明其危險,其中包括1980年代維吾爾族學生領袖多爾坤・伊薩(Dolkun Isa)被中共當局描述為「恐怖分子」,他在近20年時間內一直是「紅色通緝令」通緝的對象,他在2017年前往意大利參議院聽證的途中遭到逮捕。

應中共的要求,另一名維吾爾族活動人士伊德里斯・哈桑(Idris Hasan)則在7月於摩洛哥遭到逮捕。

IPAC表示,目前,有28名在國外的反對中共政府的人成為「紅色通緝令」通緝的目標。

本文留言

作者盧乙欣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