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專家督促政府落實對中概股問責
【看中國2021年10月27日訊】美國的金融專家表示,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長期缺乏透明性,導致美國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他們督促美國立法者和執法部門盡快落實對這些中國企業的問責制度。
在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10月26日舉辦的一場聽證會上,投資者保障聯盟AssuranceMark的創始人羅斯(Samantha Ross)表示,中國公司在不遵守美國審計法規的情況下搭上了美國市場的便車,增加了美國投資者的風險,並損害了美國金融市場的信譽。
這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前特別顧問說:「當任何一組參與者未能遵守我們的標準時,這就發出了削弱整個市場信心的信號。因此,為了讓遵守法規的美國和非美國公司繼續受益,我們必須明確地全面執行我們的標準。」
過去20年來,中國公司大量前來美國上市。據安永會計事務所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在美國完成外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中,有50%的是中國公司。截止2020年10月,共有24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突破2.2萬億美元。
然而,儘管中國公司從具有高度流動性和開放性的美國金融市場受益,但中國政府卻長期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讓美國監管機構核查中概股的審查記錄。由於缺乏財務透明性,中國上市公司屢屢被爆出財務造假等問題。
華盛頓RWR諮詢公司資深分析師朱懷安(Claire Chu)在10月26日的聽證會上表示,中國近期的監管大棒讓美國金融業在量化政府干預企業行為方面遇到了挑戰,這種不確定性對公司和投資者產生了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朱懷安說:「中國政府將房地產穩定和社會控制置於商業利益之上。美國和中國市場越是交織在一起,美國投資者就越能敏銳地感受到北京政治驅動的市場干預所帶來的餘震。」
她還表示,一些金融機構在做評估時未能考慮到中國公司面臨的政治風險,甚至將美國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暴露在美國國家安全的對立面。
她說:「指數供應商支持納入和加權的標準僅限於標準化屬性,如市值和流動性,而忽略了聲譽和中國的具體因素,如國家支持的人權侵犯和金融風險。美國投資者在無意中補貼了參與這些活動的中國公司,違背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
參與聽證會的專家們督促,美國立法機構應該加強對中國赴美上市公司的監督,特別是落實在去年底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這部法律要求將連續三年未將審計底稿交給美國監管機構審查的外國公司從美國證券市場退市。
美國參議院還在今年6月通過另一項法案,該法案一旦頒布,中概股將只有兩年的寬限期,未符合審核要求的上市公司最早將於明年面臨退市的局面。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方有意願推動中美在審計監管方面的合作,這也給與了美國官員在同中方談判時的砝碼,要求中國在金融市場改革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美國國會研究處亞洲貿易和金融問題專家薩特(Karen Sutter)10月26日在同場聽證會上指出,美國的市場參與仍然受到中國政府的嚴格控制,並且面臨來自中國大型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的不公平市場競爭。
薩特說:「迄今為止,中國金融投資開放的有限性和針對性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吸引美國資本進入中國經濟中政府可能尋求彌補劣勢的領域,像是不良資產和債務。美國資本更多地流向中國的債務市場可以創造增長機會,但也可能造成美國風險的增加。」
她舉例稱,中國政府為解決房地產行業債務問題的行動,包括中國房地產開發巨頭恆大集團近日陷入債務危機,凸顯了美國投資者面臨的風險,特別是美國對中國債務市場的風險敞口不斷擴大。
原文標題:美國金融專家督促立法者和執法者落實對中概股問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